「挪亞方舟」:一部沒有神,卻充滿人性的電影

「搞什麼,有夠無聊,真是一部大爛片。」電影一結束,我聽見坐在後排的觀眾嗤之以鼻的這樣說。出自內心,我真的很同情這位朋友,畢竟在熬了兩個多小時之後,終於有機會宣洩感受,真是辛苦了!

不論對於基督徒或非基督徒而言,「挪亞方舟」都不是一部討喜的電影;電影的筆觸暗沉、嚴肅,挪亞總是擺個臭臉,挪亞的太太總是在哭泣,角色總是灰白憂鬱、穿著黑漆漆,天總是昏暗迷濛,到後半段還發狠的狂下雨...
荒腔走板,一部沒有神的「挪亞方舟」
非基督徒而言,電影中的核心主題-「義」-太過晦澀,太過沈重,難以理解。電影裡說挪亞是唯一的「義人」,而這個詞對現代人而言實在過於遙遠。「挪亞方舟」不像好萊塢一般的滅世災難片,有一位英雄一路突圍,帶領倖存的世人脫離險境,並應許一個榮耀的未來。不,電影中的挪亞絕不是位典型的英雄,他反像是個躁動、情緒不穩定、無人理解的邋遢老頭。

基督徒而言,聖經中挪亞明亮、尊高、完美的形象在電影中蕩然無存,卻成了一個無時無刻被矛盾的觀念痛苦撕扯的孤單老人,暴戾不得安息。再加上電影「挪亞方舟」的劇情超過90%明顯不符合聖經,是經過杜撰、想像、戲劇化的結果。

不合聖經的地方不勝枚舉,在電影院飽受折磨兩個多小時的基督徒,心裡一定全程尖叫抗議:
  • 挪亞並沒有作了一個末世浩劫的夢,才知道神要毀滅全地,是神親口告訴他的!
  • 上方舟的人數是挪亞一家8人,不是只有5人!也沒有「偷渡」上船的大反派土八該隱
  • 上古的巨人-墮落的天使與人類結合的後代-不是石頭變形金剛!他們更沒有幫忙挪亞蓋造方舟!
  • 挪亞沒有意圖殺死孫女!挪亞的兒子也沒有意圖弒父!的妻子更沒有在方舟裡生下雙胞胎!
  • 挪亞的祖父瑪土撒拉沒有住在奇怪的山上,也沒有給挪亞一顆神奇的種子,種出一片供方舟蓋造用的森林!
  • 挪亞並沒有和那時代的人隔絕,他不斷嘗試傳揚福音給他們!土八該隱也沒有煽動民眾,對挪亞掀起絕地大反攻!
  • 整部電影從頭到尾沒有出現「神」(God)的字眼,只有創造者(Creator)這種中性的字眼,這到底是想怎樣!
經過無數尖叫完後,熟稔聖經的基督徒們的心情,我想應該是感覺被觸怒、被冒犯,被耍弄了吧。因為這也是我對這部電影最直接的第一感受。

聖經人物的心理狀態
儘管引起基督教一片譁然,導演兼編劇的非基督徒Darren Aronofsky可說是問心無愧;因為,他從來也不是為了拍一部讓基督徒開心、遵循聖經的電影。撇開符合聖經與否,Aronofsky盡情宣洩他狂放的想像,深刻的演繹那個時代可能的情景和人物們潛在的信仰掙扎,實在令人激賞。

Aronofsky有如此寬廣揮灑的空間,和聖經本身的文體有關。聖經的書寫風格和今日我們熟悉的小說、蘋果日報的風格完全不同。聖經的文字簡練,在敘述挪亞與方舟時,創世記的記載相當客觀,較乏感情、心理層面的刻劃;文字中常常寥寥數語,就交代了一段毀天滅地的故事,例如:
  • 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神同行。」-創世紀6:9
  • 挪亞就這樣行;凡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創世紀6:22
  • 挪亞就同他的兒子、妻子和兒媳,都進入方舟,躲避洪水。」-創世紀7:7
  • 「神把地上一切的活物...都除滅了。...只留下挪亞和那些與他同在方舟裡的。」-創世紀7:23
因此,聖經人物容易被平面化、理想化,彷彿他們從來沒有情緒,沒有信仰掙扎的時刻。而Aronofsky最大的成就(或是最膽大包天的嘗試),就是把這些聖經人物空白的心靈劇場都補上了。

猶太裔的Aronofsky最擅長的,莫過於刻劃角色繁複細膩的心理,繼上一部電影「黑天鵝」一舉把女星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推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後,這次他對於挪亞內心小宇宙的深度探索,讓身為基督徒的我也大受撼動。

「義路」的兩難-神為什麼揀選「義人」挪亞?
在「挪亞方舟」中,導演Aronofsky的核心命題是「義」。

聖經說,挪亞是個義人(righteous man,直譯正確的人),是個完全人。但在電影中的挪亞不同意這個觀點,即使知道神揀選他,挪亞仍不認為自己是個完美的人,他也不認為他的家人完美。

挪亞的妻子認為,神選擇他們這一家,是因為他們很良善、純淨、沒有邪惡,她對挪亞說:「你看,我們的大兒子忠誠,二兒子正直,小兒子雅弗善良。」但挪亞反駁了,且毫不猶豫地回答:「被自己的慾望蒙蔽,貪婪,雅弗亟欲討好每個人;而妳,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們,殺人放火也全做的出來。」

挪亞而言,神之所以揀選他,不是因為自己道德出眾,而是因為他身懷任務:要保護沒有被邪惡所玷污的動物,延續牠們的生命。當使命完成,挪亞一家-最後的人類-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在對罪惡透徹的領悟之前,挪亞為了要幫他的兩個小兒子尋找妻子,獨自深入敵營,看見一幅又一幅駭人的畫面,人成了野獸彼此吞吃,泯滅人性的交易無所不在,Aronofsky詮釋了創世記裡記載的人間夢靨:「人在地上罪惡甚大,心中終日思想盡都是惡」(創世記6:5)

其中,讓挪亞拔腿奔回方舟的一幅最駭人的畫面,是當他看到一個在地上猥瑣不堪,回頭瞪著他的兇煞惡人,竟然就是他自己。於是,挪亞驚覺:只要人繼續存活,惡就會繼續存在,存在於方舟內,存在於人的心裡。

他知道,若是要擁有真正更新的起頭、真正潔淨的世界,人類-包括他與他的家人-無法在這個新世界中存在。

從敵營踉蹌的逃跑之後,挪亞在方舟裡對家人敘述了一個悲慘的未來:當他和妻子死去之後,大兒子將埋葬他們;接著,當和他的妻子死去後,二兒子要埋葬他們;而當死去之後,雅弗將成為人類的最後一人,孤單的生存直到離世,再無人類蹤跡。

這樣的未來,沒有人可以接受,連挪亞的家人也無法,他們不解為什麼挪亞堅決要讓人類滅種,甚至不讓自己的家庭有繁衍後代的機會。他們不懂挪亞對「義」的執著。
  • 為了成就「義」,挪亞不惜與家人敵對;沒有人了解他的執意孤行,在大水氾濫,遍地哀號時,為什麼不拋下繩子拯救幾個無辜的人?
  • 為了成就「義」,挪亞喪心病狂,意欲拿刀殺戮自己的孫女,撲滅人類繁衍的曙光;妻子甚至撂下狠話,若他堅持己意,到最後所有人都將離他而去。
  • 為了成就「義」,到了新世界後的挪亞流放自己,遠離家人,只因為覺得自己讓神失望,沒有達到祂終結人類的要求;最後,挪亞成了落魄、醉酒、赤身露體的老人。
堅決走上「義路」,對電影中的挪亞來說,是條痛苦、崎嶇的道路。你得收起憐憫與愛,冒著無人理解的風險,堅持做正確的事;就像亞伯拉罕得獻上自己的獨生愛子以撒,父神得獻上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一樣。

「義路」,行之不易;挪亞的心情,從來不曾簡單。聖經用簡白的文字敘述,不代表我們只能用簡白的方式去體會。
19世紀法國著名版畫家Gustave Doré的名畫:「洪水滅世」
十字架-調和憐憫與公義的唯一出路
在決定殺戮雙胞胎孫女的最後一刻,挪亞心軟了,落在孫女臉上的,不是冰冷的刀,而是祖父溫暖的吻。

這是走上義路的義人終究得面對的兩難:必須在憐憫與公義之間做出抉擇。挪亞認為自己辜負了神所託付的大任,然而,他的妻子卻對他說:「你選擇了憐憫,你選擇了愛」(You chose mercy. You chose love.)

出了方舟之後,在新世界中的人類綿延至今;罪惡依舊橫行,甚至變本加厲,但神卻沒有後悔。藉著耶穌基督代替人類走上十字架受死,擔當了我們的罪,受神公義的審判之後,祂完美地調和了憐憫與公義,讓二者絕妙地和諧並存。
  • 罪人,自此之後不必非得走上滅亡的路;
  • 無辜的人們,總算有了乘上方舟的可能;
  • 在軟弱與痛苦中擺盪的我們,終於可以來到活神的面前,坦承我們的無助、矛盾與傷痛,而神也絕不再像電影中緘默其口,祂今日將回應我們最深的切望,使我們沐浴在祂愛與憐憫的恩光之中。

電影的末段,導演安排反派土八該隱說的一段話,意外的竟成為最打動我的話,恰巧也揭示了福音的核心真理:
「神創造了萬有,天、地、海、一切有氣息的生物;到了最後一天,祂按著自己的形像創造人,因為人在祂的眼中極為寶貴。」
電影「挪亞方舟」也許有無數個錯謬,但這句話卻是千真萬確的!

電影中的挪亞誤解了神的心意,以為祂定意毀滅人類,卻沒看見人在神眼中的珍貴。

神照著自己的形像、按著自己的樣式造人,不是為了毀滅,而是為了拯救:讓人得以接受、認識、親近祂,至終被祂所充滿,以祂為生命並一切,成為祂在地上榮耀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