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嗎:「反正都要吃牠,又何必在乎牠過得如何?」

「反正都要吃牠,又何必在乎牠過得如何?」

教室裡掀起了一陣激烈的討論熱潮,很久沒有這種燃起大家興致,讓孩子們劍拔弩張的議題了。

嗯,我承認這全都是我的錯。


一開始,我拋出了兩個問題:

今天早餐有吃蛋的舉手。超過1/2的手舉了起來。

這禮拜有吃雞肉的舉手。這次有超過2/3的人。


然後,我接著丟了個問題:「我們平常吃了很多雞蛋和雞肉,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台灣雞過得如何呢?有誰知道雞是怎麼被飼養的嗎?」

一個坐在後方翹腳的同學先開砲了:「如果牠終究要被我們吃下肚子,為什麼我們還要在乎牠活的好不好呢?」

這句話把一些同學逗樂了,我也隱隱察覺即將有好戲上場。我沒有直接回應他,而是帶著一貫的淺笑,說:「難道就因為我們會吃雞,就不管牠們生存的環境了嗎?」(這個問題又逗樂了一些人,因為「吃雞」對他們來說有另外一個意思)。

另一個反應快的男生,噘嘴犀利的說:「老師,這不是偽善嗎?如果真的不希望動物受苦,那改吃素就好了不是嗎?」

一瞬間,教室裡的空氣凝結了。有些孩子們微微點頭,也有些孩子皺著眉,看來正在惦量心中道德天平的平衡。

我仍保持著微笑,讓這個凝結的時刻得以完整發酵,等待思考的種子發芽。在思考的張力最強時,我接著問,還有人有其他想法嗎?我想邀請多一些人發言。

教室慢慢成了蘇格拉底時代雅典的市集,孩子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大家的想法來回撞盪,在彼此腦袋中留下水漂後一環環的漣漪:

  • 我媽吃素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有一次去看過養豬場的環境就再也不吃肉了;
  • 我覺得我會想知道怎麼被飼養的,我聽過如果動物若在痛苦的環境中長大,身體會分泌毒素,最後也會害到吃的人;
  • 討論這個根本沒意義,我們又不能改變,那幹嘛去想這件事;
  • 我看過之前速食店的養雞影片,那真的很殘忍,當下很難過,但過了幾天還是在啃我最愛的雞排;
  • 不能說反正要死就不管生長的過程,雞畢竟也是生命,每個動物仍該有基本生活的尊嚴。

發言的過程,我只有一個規定:你說的時候,別人聽;別人說的時候,你聽。

聽完了大家的論述後,作為眾人間的一員,我也分享我的看法。

我直視著孩子們的眼睛,緩緩地說:

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做到不吃肉這件事,但我願意坦然面對自己的現況,我很清楚自己做不到。 

但我也不想擺盪到另一個極端,說反正我要吃你了,我也毫不在乎你過得如何。我仍希望你有好好被善待,不是只為了服務我而存在的機器,我希望你仍舊被當作一個生命對待。活著的時候,能擁有基本尊嚴;被宰殺的時候,也能夠不受痛苦。 

這在一些人聽來,我曉得也許有些偽善。但我至少能用行動支持那些照顧動物福利的人,選擇購買來自對動物友善牧場的產品。因為選擇的背後就是個責任。選擇吃什麼,就是默默為這個食材來源投下一張支持票,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

孩子們靜了下來,比起30分鐘前,彷彿多了一抹成熟和智慧。


走出教室,孩子們親手從產地帶回來的食材故事

這個課程,不是這天突然從我腦中蹦出來,而是在兩個月前,就悄悄在背後醞釀、規劃。

開平餐飲學校的學生,未來大多嚮往成為一位餐飲人,或一名廚師。而身為餐飲人,手中最直接會接觸到的,就是他的食材,更準確的說,是台灣的食材。

在天下雜誌《幸福台灣味》有一段對於台灣食材很美的描述:

太平洋左岸的一個小小島嶼,卻包含了平原、丘陵、高山、縱谷等地形,以及熱帶、亞熱帶與溫帶的氣候類型。......這片土地......珍藏了世上最豐富的物種資源,陸地或海洋的生物多樣性,都高於世界平均,更孕育出各式特有食材。

主廚江振誠特別關注台灣食材,他將台灣食材比喻為譜成料理詩篇的字母,他也說:「台灣料理在國際間的能見度不高,問題是,有多少人能了解台灣食材價值?」

這個問題,對於我們在餐飲學校的教師們,也不斷問自己:我們怎麼讓孩子們認識食材?

這幾年來,我們不是讓孩子從教科書上背誦食材的知識,而是讓高一的孩子們走出教室,分組出發到第一線的食材產地,透過五感體驗和田野調查,親身、親手把關於食材的故事帶回教室中,和班上同學們分享。

在前往產地的食材之旅中,我們甚至請孩子們準備一個玻璃瓶(我們稱為五感瓶),在經過當地生產者的許可後,帶回一個和食材相關的物品—可以是稻殼、豬踩過的泥巴、芭樂樹的枝葉,裝進五感瓶中,在班級食材報告中展示出來。有一年,有一組孩子將芋頭裝在玻璃瓶帶回來,到了報告的那天,溢出了腐敗的酸味,也算是另類的五感體驗。

這樣的食材課程—「你我的家族菜 我們的台灣味」,我們也帶到了天下雜誌2018年「微笑台灣 創意教案」甄選中,也相當榮幸地獲得最佳創意獎的肯定。

PTS教育相信,知識若是能透過最直接、第一手的取得,最為親切,也最為深刻,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忘懷。

經過了食材田野調查課程之後,孩子們深入探索食材的知識,也挖掘出土地、食材、生產者所交織出來豐富的故事。


一起來吃雞!揭開雞/蛋的真面目

在2021年,在讓孩子們自己前往食材產區探訪前,老師們先規劃了一個食農教育的前導課程。我們決定先選定一個食材,舉辦校外教學,讓全一年級近300位學生們一起深度認識,感受到台灣食材的魅力,也為接下來為期四週的「我與土地」這個單元揭開序幕。

然而,台灣食材千百種,到底要從哪個食材開始下手呢?

老師們七嘴八舌,最後「雞和雞蛋」當選,拍案一致通過。因為雞和雞蛋,也許是每個人生活中,普及性最高,最容易接觸到的食物之一。

在簡單的資料搜集後,我發現台灣人愛吃雞肉,更愛吃雞蛋。今天台灣人吃蛋是60年前的10倍。根據2018年「food NEXT食力雜誌」統計,平均每人一年吃掉300顆蛋(一年共吃66億顆蛋)、17隻雞(一年共吃7億隻雞,佔整體畜牧業4成)。雞和雞蛋可說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食材:平價、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且料理方式變化多端。

然而,雞是如何被飼養出來的?生蛋的母雞平時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呢?傳統的養雞方式,一隻雞一輩子的生長空間被限制在一張A4的紙張大小,環境吵雜、擁擠、惡臭。

近年來,國際間已漸漸重視人道飼養的議題,但在台灣,許多人對此觀念仍非常陌生。2018年「社企流專欄」上提到,人道飼養建立在「動物福祉」上,主要的訴求為讓動物有5大自由(five freedoms):

  1. 免於缺乏營養的自由(飢餓與乾渴);
  2. 免於疾病與傷害的自由;
  3. 免於生理上及心理上之不適的自由;
  4. 免於恐懼與緊迫的自由;
  5. 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

於是,在五月初夏季課程的開始(開平實施四季課程),我們讓學生親身參訪雞和雞蛋的友善畜牧的環境,更理解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來自何地,也逐漸能珍惜在地食材,理解社會責任與全球糧食議題,以及認識在地飲食文化特色。讓他們在成為餐飲人的夢想藍圖上,不只是從低廉的價格做為食材選擇的評估點,而是展現出對衛生安全的要求以及人道與倫理的價值。


出發吧,跟著雞去台灣各地旅行!

夏季課程開學第二天,一年級學生兵分六路,坐上遊覽車前往台灣六個講求人道飼養的雞/雞蛋單位:

  1.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成立於 1999 年,是一個非營利、非政府的民間組織,以推動「人與動物、環境和諧互動」為宗旨。
  2. 城市綠洲樹合苑:20年前台灣首位創立農夫市集者,以「社群協力」經營模式的創新,為台灣友善耕作的小農們創造永續經濟發展。
  3. 福壽實業屠宰場—全台灣唯一歐洲規格,讓雞吹冷氣、講人道,最先進的宰雞廠。
  4. 天惠自然養殖事業有限公司—秉持生態平衡、可循環的自然養殖方式來撫育雞隻。
  5. 龍潭北一畜牧場—全場放牧,採低密度飼養,滿足母雞需求的畜牧場。
  6. 雅各喜樂農莊牧場—以友善土地與善待動物方式飼養蛋雞,讓消費者跟農民成為「合作夥伴關係」。

第3~6個單位是學生能親自和雞互動、試吃雞肉/雞蛋料理的畜牧場,有的孩子追著雞隻全場跑,有的生平第一次抱母雞開心地發IG限動。而第1~2個單位特別著重在友善畜牧的教育推廣,在參訪中對老師與孩子們格外有啟發: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在台北公館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從2007年就開始倡議解放蛋雞 。孩子們一到現場,熱情洋溢的生慶開場白就問了他們單刀直入的問題:「小小的台灣,2300萬人都不夠住了,如何飼養 4300萬隻蛋雞?」

原來,在台灣90%以上的雞蛋都來自籠飼(格子籠)的母雞,而只有不到10%是用符合歐盟標準,人道飼養的方式。

照片出處: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為什麼用格子籠飼養母雞呢?答案不難理解:在有限的空間能極大化飼養蛋雞,且對龐大雞隻的管理更方便、有效率。但追求便利的結果,卻是母雞的地獄。

雞是社群性動物,牠們喜歡棲息在高處,喜歡洗砂浴,喜歡有隱蔽的空間就巢產蛋,也喜歡有事沒事拍拍翅膀,在開闊的空間高鳴幾聲。

但格子籠徹底剝奪了雞的天性,所養出的母雞不僅呼吸道和腸道有問題,沙門氏菌、球蟲的感染機率更是大幅上升。更嚴重的,是大多數的母雞都被施打抗生素,這些年也陸續被媒體揭露、報導。甚至幾年前爆出的雞隻戴奧辛污染重大事件,除了撲殺之外,還有沒有不同的解套方法。

較為友善的飼養方式是平飼與放牧的方式,讓母雞有戶外和室內空間活動,可以握抓棲架、洗砂浴,並就巢產蛋。但迷思在於,非籠飼雞蛋,真的貴很多嗎? 

照片出處: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將價格攤出來,就發現籠飼的雞蛋平均4~10元一顆,而平飼約8~12元一顆,放牧則是10~20元一顆。原來,一盒友善飼養的雞蛋(友善雞蛋聯盟認證的雞蛋),平均只比籠飼的高30元,還不到一杯手搖飲的價錢。

活動結束前,生慶深沈真摯地問孩子們,你們覺得動物會痛嗎?牠們會感受到痛苦嗎?請換位思考想一下,動物也是生命,而不只是一塊我們眼前的「肉」。

全球廢籠飼運動。照片出處: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城市綠洲樹合苑

樹合苑的創辦人陳孟凱早年從事半導體工作,幾年後不幸僵直性脊椎炎發作,開始認知到飲食的重要,於是自己開了一間強調飲食健康的餐廳。然而,開餐廳的過程,發現廚師不懂、也不重視在地食材,進了很多從南半球來的食材,他心想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於是才決定自己開始深耕台灣在地食材。20年前成立台灣第一個農夫市集,並推動合作經濟,以共同栽種、共同銷售、共同購買的形式,支持有理念的在地小農,讓農民受到保障。這幾年,他也推動歐洲盛行已久的高齡都市養雞,讓老人家在照顧雞的時候,同時有被需要的慰藉。

在遊覽車開到了目的後,我還滿臉狐疑,因為仍在台中高樓聳立的市中心,但走進樹合苑赫然別有洞天,彷如踏入一片綠意盎然的森林。採光明亮的天井,自然風的空調,劇院般的圓弧座位,還有親和力十足的陳創辦人,和笑容滿面的楊雪華營運長。

參訪的過程,陳創辦人和學生們閒話家常,妙語橫生,大談不只人需要勞基法,雞也應該有保障其權益的「勞雞法」。他有時說起話來又像哲人,他一度感概地說:「人類是地球最大的害蟲。人不能沒有地球,但地球可以沒有人類。害蟲是從人類的角度看的,其實每個生命都是為了求生而活。」

有位學生問了一個很「莊子」的問題:「這裡的雞過得快不外樂?」陳創辦人的回答也很有智慧:

我不知道這裡的雞快不快樂,但牠們很健康,被照顧的很好。我們照顧牠們,牠們也會照顧我們。 

我很開心的是,我開始讓很多人注意到雞過的快不快樂這件事。對我來說,雞就像家人,不是只要為我生蛋就好。

陳創辦人也和學生們從系統的角度,看到一顆大量生產的「工業蛋」是如何到我們手中。經過了多少手的運輸,消耗了多少碳排放和石油燃料,耗費了巨大的能源。這樣的觀點,更凸顯了在地食材的重要,也引發了孩子們的深度思考。


疫情蔓延,美中不足的遺憾

校外教學參訪完才兩週,台灣就爆發了新冠肺炎,緊急全面停課,原本要讓學生分組到台灣各地進行食材田野調查的課程,只能暫時胎死腹中,無法成行。但一趟豐富的校外教學之旅,至少讓孩子們瞥見了食材的魅力,上了一堂雞和雞蛋的震撼教育。

校外教學的隔天,學生們踴躍地分享學習,其中兩位孩子的話我仍記憶猶新:

  • 人類如何對待雞,雞就會如何回報我們;有健康的雞才有健康的蛋,要有健康的雞必須先有良好的環境。
  • 在這次課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面的事,我會告訴我媽媽,以後一定要買人道養殖的雞蛋。

聽著聽著,我的心略感安慰,他們才15、16歲,就已經有這樣的思維。期待這樣的經驗,能伴隨他們餐飲長路,讓食材的故事,也能成為他們的故事。

文章開頭的課堂場景,是學生們校外教學前在班上的討論,而在他們從各地回到學校,課程收尾時我又向孩子們丟出起初的提問:「選擇這件事對我很重要,那對你們來說重要嗎?你們希望自己所吃的食物,生長的環境是如何?未來你們在選擇時,會把動物如何被飼養的狀況,納入吃或不吃、買或不買的考量嗎?」

此時,九成五的孩子們舉起手來,認同動物被飼養的過程會影響他們的選擇;而九成以上的人在未來從事餐飲業時,願意購買動物福利認證的畜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