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項修煉的故事No.1] 比狼學得快

「五項修煉的故事」(註)第一輯:

比狼學得快-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
「組織中成員學習,組織才會學習,而當選擇了學習,就會踏上永無止盡得學習之旅。 
他們採取了新的做事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抱了新的看法和生存方式。」(P. 57)
1.
狼補獵羊,羊躲避狼,是萬年不變的真理。

但有一天,這個「真理」卻重新被反思,被顛覆...

一個「真理」要被顛覆,需要先有個勇敢無畏的發起者,挑戰既定的規則;而在這個故事裡,這個角色是一頭名叫奧圖的羊...

奧圖身先士卒,質疑憑什麼當羊就是被吃的命,也呼籲群羊要起來思考如何抵抗餓狼。

第一個問問題的人,命運往往很兩極,不是烈士,就是英雄。而奧圖,就是屬於像2000年前耶穌一樣,以犧牲、捨命的方式,博得存活者得以反思的那個無奈的極端。

奧圖的下場是被狼吞吃,然而因著他的拋磚引玉,啟發了群羊,讓羊群知道,他們還有思考的能力。

於是,每隻羊都想出了抵抗狼的千奇百怪的想法,他們開始學習、進化,他們也開始有了獨特性,知道自己不是綠草原上千百白點中的一粟。每頭羊逐漸明白在群體之間的位置,也知道他們該扮演的角色。

終於,他們成為了一個能不斷成長的「學習型組織」。

2.
想想故事,想想自己,我心裡的回聲開始盪漾。

自小受的教育,讓身為學生的我們只懂得學習、接受,但在故事裡,我看見不同的可能。

學生可以被啟發;事實上,當每位學生都被啟發,知道他們原來可以不一樣,可以不再處於被動的姿態,並經歷「角色顛覆」的洗禮之後,多元性和生命力才得以開始在每個人的心裡流竄,學習兩個字也才被重新賦予意義。

而這時的學習,也才會變得無比的實際。就像羊群的學習,是為了求生,所以從求生為出發點的學習,也才讓學生能更加珍惜且擁抱生命。
3.
看到了故事的最後一頁,狼群也開始學習、演化的時候,拿起電鑽、炸彈引爆器…等,心中不禁莞爾。是阿,當一個族群開始學習的時候,也會激發其他族群學習。

但其實,為何不能創造雙贏呢?為何狼與羊兩者必須彼此敵對呢?

我覺得狼也可以選擇吃有肉味的替代品,甚至可以請羊發揮智慧共同研發,也許也可以邀請狼來試吃鮮草的美味...。總之,開啟溝通的平台,一定不會是壞事。

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厚達500頁的商業管理巨著「第五項修煉」,是許多經理人心中至高無上的經典,卻也是許多人枕邊的助眠寶典。只聞其書皮盛名,無法親逢其文采精華。

還好,感謝有才子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ens)和插畫家巴比·龔伯特(Bobby Gombert),用無限巧思,將五項修煉最核心的5大思想轉化為5本精采無比,可讀性奇高的繪本故事,稱為「五項修煉的故事」。

這套五本小書看似繪本,但其中內涵太不簡單,每本都分成兩段呈現:

前半段是繪本與故事,後半段是故事背後,所隱含五項修煉中精要的概念。簡單說,就是用狼與羊、旅鼠、企鵝海象、洞穴人的故事,來疏理、簡化500頁「第五項修煉」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