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你最想改變的一件事是什麼?」
少有創新教育不談主題教學的,但也少有創新教育能把主題教學談的清楚明白的。
在帶領台灣各地不同學校老師進行PTS教育工作坊時,我們常會問大家一個問題:「回想過去的自己所經歷的教育歷程,你最想改變的一件事是什麼?」
這時,很多老師們都會陷入沈思,回到各自人生不同階段生命經驗中的教育情境。隔了幾分鐘後,當大家從過去的時空回到現實後,他們的答案常會出現異曲同工的交集:反覆聆聽閱讀背誦考試的恐怖循環、不理解教科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一人講眾人聽的死沉課堂……。
簡單的說,大家渴望改變的,是學習的方式。
過去的創新,今日的傳統—學科教學的困境
這種到現今幾乎無人喜愛的學習模式,出自一段獨特歷史背景,那是一個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和哲學思潮對天賦人權的信念開始盛行的時代。
於是,現代學校教育體制慢慢建立成型,從少數人受教育,普及為人人都有受教的權利。知識也被系統化、被分割放入一個個學科的盒子中,讓它更利於傳遞、灌輸。
然而,為了讓每個人能上學,也將學校變成如同工廠化的生產線,量產出成千上萬標準化與缺少特色的孩子,正符合工廠業主對順從的員工的需求:做個生產線上盡職、有效率的螺絲釘,40年來做同一份工作,結婚、生子、買房、退休、老朽、死去。
這樣的背境所孕育出的教育模式,被複製到世界各地,老態龍鍾地,拖著龐大的軀體行走了200年,對現今注重多元、快速變動的時代早已顯的不合時宜。就像波蘭社會學大師鮑曼(Zygmunt Bauman)所說:「在我們這個不穩定的世界裡,一切都風雲變幻、捉摸不定,正統教育的最終目標,如固定的習慣、可靠的知識觀念和穩定的價值偏好,現在都成了障礙」。
維繫這套教育最重要的「學科教育」模式,在當代社會慢慢行不通的原因至少有三個,也是主題式教學嘗試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1. 不符合人類真實的生活經驗
分學科授課不符合生活中的人們真實的經驗,學生難以看見整體的知識,也看不見知識間的連結,更無法和生活經驗結合。
當人吃一隻熱氣騰騰的鮮嫩烤雞,他不會在腦中將這個經驗刻意按照學科切分成不同部分:理解烤箱溫度讓全雞產生的化學變化、思索舌頭味蕾在嘗到雞腿時的運作方式,計算烤雞每一部分的卡路里是否符合自己的瘦身計畫、想像雞隻從孵化到屠宰的悲慘經驗……。那是荒謬奇特的,也容易讓自己精神分裂,不該輕易嘗試。相反地,這所有的經驗都美妙的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滿足的體驗。
真實的人生是跨領域的,生活的知識無法強迫拆解,形成碎片化的知識。現實的情況是,孩子在分科教育中看不見關聯性,和生活脫節,無法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學習經驗將更為挫敗。
2. 未來的世界不照劇本上演
現代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活在手機和網路的時代,孩子們更新的速度幾乎和iPhone軟體更新的速度一樣飛快。世界在快速改換,但教育的節奏卻明顯無法跟上。
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John Couch))在《學習的升級》一書中,用了一個相當適切的比喻。他形容學生就如同演員,過往的教育只教導學生依照劇本表演,而評量學生的學習就在於是否符合教科書的內容,其學習效益極為低落;但是未來的學習,卻像真人秀一般,沒有劇本,只有約略、模糊的概念,無法精準預測,卻也更為精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6所出版的《學習:內在的財富》一書中,談到學校該帶給學生的學習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幾年過後,大概是發現世界急劇變遷的趨勢超乎想像,於是趕緊在2003年更新版的書中,加上了第五支柱:學會改變。如此面對未來變動世界的能力,對於偏向教導學習知識的學科教育,也是疲於應付的。
3. 單一、搪塞的純理論學習模式
有「 世界教育部長」之稱的肯尼斯·羅賓森爵士(Sir Kenneth Robinson)就曾在TED演說中,以幽默的方式說到普遍的大學教授住在自己的腦袋裡,僅把身體當作運送頭部的工具。
科目教育下的孩子們腦中塞滿了畢氏定理、赤壁賦、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卻絲毫不曉得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很遺憾地,科目教育強調單一的學習模式—尤其是視覺和記憶—讓孩子的腦袋裡塞滿知識,卻忽略了人是由多重的感官經驗來建構對這世界的理解。孩子因而無法親身去體驗知識,用五感、用豐富的心靈與雙手,去探索這世界的奧妙。到最後,學習淪為爭取成績的遊戲,孩子們學會了背誦與考試的訣竅,取得了文憑,卻犧牲了學習。
在英文中,教育「Education」的字根來自於拉丁字根「educe」,為「取出……」的意思。教育的意涵原是該取出人的天賦,發揮其價值,但如今的教育卻齊頭式平等地,將所有的孩子教成平庸、毫無特色。
主題教學真的有那麼「神」嗎?
因此,這幾年來,主題式教學成了熱門關鍵字,是長久忍受科目教學後的反動,在全世界壓倒性地成為教育新寵兒,儼然是傳統科目教育的萬靈丹。
然而,經過幾年的嘗試後,許多老師都有挫敗感,發現好像主題教學也沒那麼「神」。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在經過訪談、互動後,我們大致歸納了老師們共通的幾個感受:
因此,PTS教育在談主題教學的時候,不是通盤否定200年來科目教學累積智慧和價值。
主題教學和科目教學各有其亮點。例如科目教學經過了200年的淬煉,它在追尋普世性的真理,超越了生活經驗中的脈絡。
一位優秀的老師,不會盲目拋棄學科,擁抱主題教學,而是要避開兩者的缺點,吸取兩者的優點。
在陪伴孩子時,老師需看見學生的學習特質,仍系統性地掌握知識內容,知道什麼時候知識該被帶入課堂,採取不同的策略,深化孩子的學習。
PTS教育談的主題教學到底是什麼?
主題教學為PTS教育的一大亮點,每個主題皆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連結學生的學習需求,發展出的學習主題。這樣的主題教學,有三個特色:
1. 主題來自真實議題,對應學生的生涯發展脈絡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對應真實生活所需,因此課程主題來自於學生所關心,或是達到生涯目標需要關注的議題。
舉例來說,PTS教育對於剛入學的學生,第一個課程主題通常都是以學生自我探索為主的課程,從「我」出發,慢慢向外擴展,探索對自己、家庭、社區、城市、國家相關的議題。
知識能被實踐在生活,應用於現實,培養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帶得走的能力,以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
2. 超學科課程統整,超越學科既有界線
在全球各地,主題教學至少有三種歸類方式:
(1) 科內統整:在某一個學科內進行主題教學。最常見的是在英文中,打破單元的限制,串連學習的知識點,用節慶或戲劇表演。
(2) 跨科統整:在不同的學科間跨域統整。例如以「春天」為主題,看在國文、地理、地科不同的課程中如何發生。這仍是以學科的角度出發。
(3) 超學科(trans-discipliary):跳脫了學科框架思考,是以孩子的需求為起點,看學生在這個階段,面對未來的世界需要哪些能力。
透過超學科統整課程的實施,提供教師更多彈性教學的自主空間,超越學科既有的界線,選定真實生活情境的問題做為學習主題。
3. 每個有趣的主題課程背後,皆有扎實清楚的知識點
PTS教育中看似活潑無章法的主題課程中,背後自有他的亂中有序。課程的秩序,來自於其中扎實的知識點。教師們在寒暑假設計課程時,都會去看課程內的知識點,是否都能能對應到課綱,不是憑空設計或想像出來的。
學生在主題性學習中,主要會發生兩種情境,一種稱為「知識群課程」,是針對學習議題的探究,在體驗探索中,透過資料閱讀、訪談、討論、實驗等各種方式,產生對某一學習議題的統整性學習。
另一種則稱為「專案群課程」,是透過方案任務,整合應用已學會的知識技能,或是為了完成任務,所產生的新的學習。學生所有的知識點,也將在這樣的活動課程中,被嚴謹地檢核。
這樣的課程設計,讓主題課程有跡可循,也能讓孩子在快樂學習的背後,真實學習到清楚的知識點,讓知識都能被運用、展現。
案例—得獎主題課程:〈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
2018年末的冬日,在天下雜誌「微笑台灣 創意教案」的頒獎典禮當天,得知PTS教育第一次參賽的教案〈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為2018年的最佳創意獎得主時,我們的心悸動不已,尤其是聽見評審的回饋,更讓我們倍覺振奮。
評審們說,這是首度開放高中職以上參與的一屆,開平餐飲學校第一次參賽就能得獎,實在相當不容易。而〈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更是眾多教案中,難得課程的實施歷程長達一整個學期,參與學生人數更是多達300人,每個環節彼此相扣,逐步鋪陳,成為一個連貫的整體。
回到原點,其實想法很簡單,我們想回到孩子身上,以學生的經驗為核心,發展出能活化課程,讓學生喜愛的學習主題。
我們為什麼設計這門課?
用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展開的〈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課程並非空穴來風,雖然是第一次參賽,但這套課程是數十位老師們10多年來的經驗琢磨的精華,共同備課的時間與做中學、錯中學的心血更是難以估量。在設計的過程,我們主要思考兩個層面:學生圖像與社會脈絡。
一、學生圖像
經過好多年的教學經驗觀察與數據分析,我們看見學生的幾個現況和樣貌:
過去的課程沒有和他們產生關係,知識對他們來說,是和生活絕緣的,是無法用手摸到,用口嚐到,用耳聽見、用眼見證的。
我們也察覺台灣的孩子對於本土的認知與情懷不足。孩子們不認識自己,不清楚自己所要的,和家庭的互動薄弱,對台灣多樣族群的交織感到陌生,更不認識台灣這塊土地的萬般美麗。
二、社會脈絡
另一面,我們注意到,多年來整體的社會趨勢有一種從全球化到在地在地化的走向:
台灣味是什麼?是台南的筒仔米糕,是士林的豪大大雞排,還是阿里山的玉露茶?我們認為,一個好的主題,必須兼具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可以探索其中的豐饒,不會很快就被標準答案綁住。
當孩子們更認識自己時,也更能坦然也更能坦然面對台灣之外的廣闊世界。因為越在地,所以才有機會更國際。
我們思考,如何才能讓學習活起來?如何讓課程真切實在地讓孩子有感?於是,一年級上學期的主題課程隱約成形。
從自己出發,有如同心圓逐步向外擴展的課程
於是,我們決定以「味道」作為一學期課程的核心主題,以多元活潑的學習法,串連不同學科的內涵與知識。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台灣味的課程就緩緩鋪陳,如同一輪輪的同心圓,遞次向外擴散。
圓心:自己
生命中的第一個體驗,可能是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說的一句話.…..等,總是佔住生命記憶體中獨特的位置。我們問學生:「那你記得生命中的『第一個味道』是什麼滋味嗎?這個滋味又如何呢?」
人生第一味可能會影響自己一生尋尋覓覓的味蕾記憶,也可能影響你對食物的特殊嚮往。我們讓學生從自己出發,透過味覺切入,追溯記憶的起源,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也開啟未來繽紛的食味之旅。
第一圈:家庭
家裡飯桌上的飯菜香,是我們最深處的情感與記憶的聯繫,溫度伴隨著記憶中的氣味與廚房裡忙碌的人影,時間再久也不會隨著空間的錯換被取代。我們讓學生將家族裡這份菜餚美味與家人的溫暖美好,透過拍攝「100秒家族菜」影片記錄下來,過程中孩子們與家人的互動將更加緊密,也用了自己的方式寫下家族故事歷史性的一刻。
透過在班級中相互分享個人的家族菜,學生逐漸能看見一個班級中家族菜的群體圖譜,理解台灣社會不同家庭、不同族群的生活與餐桌文化,在關係與記憶裡涉水追朔共同、熟悉的味道。
母親是韓國人的楠楠,想讓更多人認識韓國的堅毅與溫柔,做出了道地韓式辣炒年糕,在分享的時候她說「台灣的街道上雖然隨處可見韓國料理,但真正認識韓國文化與飲食的人有多少呢?」令班上多人動容。
家族菜課程的最後,再邀請家長一同見證學生的家族菜發表會,端出香味滿溢的菜餚說菜,最後全班學生和家長們團聚,享用各家的經典味道。
第二圈:土地
延續家族菜,學生分組挑選彼此家族菜中最想認識的食材,透過網路與書籍的資料蒐集,並撰寫出隊計畫書,自主實地探訪生產此食材的第一線工作者,深入理解並珍惜食材、土地與人在地的故事。透過田野調查,找尋台灣在地、當季食材的故事,聽聽對土地感情深厚的農夫們對台灣味的看法。
完成田野調查的孩子,還要準備一個透明可密封的瓶子,帶回最能夠代表當地環境的物品,於口語簡報時與全班同學分享,我們稱為「瓶子五感分享任務」。
出隊進行實地探訪的時候,往往就是文化衝擊的時候。有一隊的台北孩子相當可愛,出隊當天,他們隨手帶一杯7-Eleven的外帶咖啡,就大步踏進田中央和農民訪談,還不忘幫種菜的伯伯買一杯咖啡,彷彿是要出遊逛街一般。
另一組公主般的女孩們到了宜蘭的養豬場,即使全身已穿了像是要登陸月球、密不通風的防護裝,當踩進豬圈的泥沼,被一群豬圍繞的時候,還是花容失色,紛紛驚聲尖叫。她們回來分享時,充滿了對生產者的尊敬,更有趣的是,當她們掃起地和刷廁所時,也更不怕髒和難聞的氣味了。
第三圈:族群
到了台灣味的課程尾聲,孩子們要去認識台灣多元族群的聲音。當今的台灣,匯聚了不同族群的味道:東南亞的酸辣、東亞的鹹鮮、中國的多變,或台灣本身的香氣,都有各自族群代表性的滋味。
我們讓學生搜集二手資料,和親身訪談各族群的代表對象,理解這些族群味道背後的故事。
其中有一組孩子們為了瞭解台灣的日本料理文化和日本當地的料理差異,他們用Skype訪問一位日本高中女孩,即使彼此語言不通,但全程運用Google翻譯,居然也聽懂了五六成,搞懂了日本家庭重視禮儀規矩的飲食習慣與料理。
用年輕的聲音,述說這一代的台灣味
在學期的最後,「台灣味」—這個難以捉摸,模糊多變的主題—就成為學生們「期末考」的命題。只是這不是一般的期末考紙筆測驗,而是一個將整個學校化身成為大型展覽館,從自己、家庭、土地、族群,來總結自己的台灣味論述,激盪出眾多族群交融、超越想像的台灣味「美食展」期末發表。
小小的島國,小小的學校,三百多位十五、六歲的孩子們,卯足全力,結合自身生命經驗,建構出團體智慧,共同創盪在地化知識,呈現大大台灣味的萬種風情。
很多家長都坦言,一開始聽見主題教育時,內心真的不太放心,不知道到底課程會怎麼教,孩子會學到什麼。但當自己親身見證孩子的期末美食展發表,在看見孩子用展覽、簡報、表演、料理等多元形式的表現時,展場立即變身成記者會,家長們紛紛舉起手機,個個都驚訝小孩重燃對學習渴望的轉變。
小茹擔任的是這次美食展主持人,從原本姿態扭捏,經過幾週密集的訓練,最後能落落大方,舉手投足皆自然、得宜,能在台上侃侃分享台灣味的故事,她說:「這樣的學習讓我非常有成就感。我一定要讓爸媽看見我的成長。」
美食展的最後,有一組學生這麼總結娥娜多姿的台灣味:
這是他們一整個學期,透過五感經驗的學習與思考,表述出他們心目中的台灣味,真摯、獨一,格外珍貴。
在這個溯源和開展的學習進程中,學生們學習到資訊軟體應用、資料蒐集、口述歷史、訪談技巧、團隊合作,以及思辨與歸納的能力。而不同的學科能力—生命中的第一個味道(國文、生物)、傳家的家族菜(家庭教育)、食材田野調查(地理)、探詢族群的味道(歷史公民)、菜餚實作(自然科學)—也在學生未注意之際,不知不覺交融在課程中。
學科不再只是學科。每個學習,都和自己切身相關;每個知識,都是自己用五感吸收到身體裡,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我們相信,尋找自己的根,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在面對世界時安身自處。
透過課程,學生由內而外,逐步撥開層層交疊的台灣味,一步接著一步,走入台灣文化迷人深邃的底蘊。我們期待在課程結束後,孩子們能夠從不同的層面,看見一個全新台灣的面貌,看見這塊土地上,所有味道的美好與可貴。
文/吳緯中、馬嶔
少有創新教育不談主題教學的,但也少有創新教育能把主題教學談的清楚明白的。
在帶領台灣各地不同學校老師進行PTS教育工作坊時,我們常會問大家一個問題:「回想過去的自己所經歷的教育歷程,你最想改變的一件事是什麼?」
這時,很多老師們都會陷入沈思,回到各自人生不同階段生命經驗中的教育情境。隔了幾分鐘後,當大家從過去的時空回到現實後,他們的答案常會出現異曲同工的交集:反覆聆聽閱讀背誦考試的恐怖循環、不理解教科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一人講眾人聽的死沉課堂……。
簡單的說,大家渴望改變的,是學習的方式。
過去的創新,今日的傳統—學科教學的困境
這種到現今幾乎無人喜愛的學習模式,出自一段獨特歷史背景,那是一個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和哲學思潮對天賦人權的信念開始盛行的時代。
於是,現代學校教育體制慢慢建立成型,從少數人受教育,普及為人人都有受教的權利。知識也被系統化、被分割放入一個個學科的盒子中,讓它更利於傳遞、灌輸。
然而,為了讓每個人能上學,也將學校變成如同工廠化的生產線,量產出成千上萬標準化與缺少特色的孩子,正符合工廠業主對順從的員工的需求:做個生產線上盡職、有效率的螺絲釘,40年來做同一份工作,結婚、生子、買房、退休、老朽、死去。
這樣的背境所孕育出的教育模式,被複製到世界各地,老態龍鍾地,拖著龐大的軀體行走了200年,對現今注重多元、快速變動的時代早已顯的不合時宜。就像波蘭社會學大師鮑曼(Zygmunt Bauman)所說:「在我們這個不穩定的世界裡,一切都風雲變幻、捉摸不定,正統教育的最終目標,如固定的習慣、可靠的知識觀念和穩定的價值偏好,現在都成了障礙」。
維繫這套教育最重要的「學科教育」模式,在當代社會慢慢行不通的原因至少有三個,也是主題式教學嘗試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1. 不符合人類真實的生活經驗
分學科授課不符合生活中的人們真實的經驗,學生難以看見整體的知識,也看不見知識間的連結,更無法和生活經驗結合。
當人吃一隻熱氣騰騰的鮮嫩烤雞,他不會在腦中將這個經驗刻意按照學科切分成不同部分:理解烤箱溫度讓全雞產生的化學變化、思索舌頭味蕾在嘗到雞腿時的運作方式,計算烤雞每一部分的卡路里是否符合自己的瘦身計畫、想像雞隻從孵化到屠宰的悲慘經驗……。那是荒謬奇特的,也容易讓自己精神分裂,不該輕易嘗試。相反地,這所有的經驗都美妙的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滿足的體驗。
真實的人生是跨領域的,生活的知識無法強迫拆解,形成碎片化的知識。現實的情況是,孩子在分科教育中看不見關聯性,和生活脫節,無法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學習經驗將更為挫敗。
2. 未來的世界不照劇本上演
現代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活在手機和網路的時代,孩子們更新的速度幾乎和iPhone軟體更新的速度一樣飛快。世界在快速改換,但教育的節奏卻明顯無法跟上。
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John Couch))在《學習的升級》一書中,用了一個相當適切的比喻。他形容學生就如同演員,過往的教育只教導學生依照劇本表演,而評量學生的學習就在於是否符合教科書的內容,其學習效益極為低落;但是未來的學習,卻像真人秀一般,沒有劇本,只有約略、模糊的概念,無法精準預測,卻也更為精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6所出版的《學習:內在的財富》一書中,談到學校該帶給學生的學習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幾年過後,大概是發現世界急劇變遷的趨勢超乎想像,於是趕緊在2003年更新版的書中,加上了第五支柱:學會改變。如此面對未來變動世界的能力,對於偏向教導學習知識的學科教育,也是疲於應付的。
3. 單一、搪塞的純理論學習模式
有「 世界教育部長」之稱的肯尼斯·羅賓森爵士(Sir Kenneth Robinson)就曾在TED演說中,以幽默的方式說到普遍的大學教授住在自己的腦袋裡,僅把身體當作運送頭部的工具。
科目教育下的孩子們腦中塞滿了畢氏定理、赤壁賦、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卻絲毫不曉得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很遺憾地,科目教育強調單一的學習模式—尤其是視覺和記憶—讓孩子的腦袋裡塞滿知識,卻忽略了人是由多重的感官經驗來建構對這世界的理解。孩子因而無法親身去體驗知識,用五感、用豐富的心靈與雙手,去探索這世界的奧妙。到最後,學習淪為爭取成績的遊戲,孩子們學會了背誦與考試的訣竅,取得了文憑,卻犧牲了學習。
在英文中,教育「Education」的字根來自於拉丁字根「educe」,為「取出……」的意思。教育的意涵原是該取出人的天賦,發揮其價值,但如今的教育卻齊頭式平等地,將所有的孩子教成平庸、毫無特色。
主題教學真的有那麼「神」嗎?
因此,這幾年來,主題式教學成了熱門關鍵字,是長久忍受科目教學後的反動,在全世界壓倒性地成為教育新寵兒,儼然是傳統科目教育的萬靈丹。
然而,經過幾年的嘗試後,許多老師都有挫敗感,發現好像主題教學也沒那麼「神」。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在經過訪談、互動後,我們大致歸納了老師們共通的幾個感受:
- 沒有足夠廣和深的知識和經驗去支撐主題教學,課程不夠深入,孩子的學習流為表面。也許孩子們在上課的過程很開心,但課程結束後,到底學到了什麼卻說不太出來。
- 傳統教育用簡單的紙筆測驗就能清楚得到學生的成績;但主題教學要如評量學生的學習?
- 習慣了排排坐、講台授課後,對主題教學課程常出現的不確定性和混亂感產生畏懼。
- 主題教學尚在建構中,標準眾多,似乎不管怎麼說,都可以自稱為「主題教學」。
因此,PTS教育在談主題教學的時候,不是通盤否定200年來科目教學累積智慧和價值。
主題教學和科目教學各有其亮點。例如科目教學經過了200年的淬煉,它在追尋普世性的真理,超越了生活經驗中的脈絡。
一位優秀的老師,不會盲目拋棄學科,擁抱主題教學,而是要避開兩者的缺點,吸取兩者的優點。
在陪伴孩子時,老師需看見學生的學習特質,仍系統性地掌握知識內容,知道什麼時候知識該被帶入課堂,採取不同的策略,深化孩子的學習。
PTS教育談的主題教學到底是什麼?
主題教學為PTS教育的一大亮點,每個主題皆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連結學生的學習需求,發展出的學習主題。這樣的主題教學,有三個特色:
1. 主題來自真實議題,對應學生的生涯發展脈絡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對應真實生活所需,因此課程主題來自於學生所關心,或是達到生涯目標需要關注的議題。
舉例來說,PTS教育對於剛入學的學生,第一個課程主題通常都是以學生自我探索為主的課程,從「我」出發,慢慢向外擴展,探索對自己、家庭、社區、城市、國家相關的議題。
知識能被實踐在生活,應用於現實,培養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帶得走的能力,以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
2. 超學科課程統整,超越學科既有界線
在全球各地,主題教學至少有三種歸類方式:
(1) 科內統整:在某一個學科內進行主題教學。最常見的是在英文中,打破單元的限制,串連學習的知識點,用節慶或戲劇表演。
(2) 跨科統整:在不同的學科間跨域統整。例如以「春天」為主題,看在國文、地理、地科不同的課程中如何發生。這仍是以學科的角度出發。
(3) 超學科(trans-discipliary):跳脫了學科框架思考,是以孩子的需求為起點,看學生在這個階段,面對未來的世界需要哪些能力。
透過超學科統整課程的實施,提供教師更多彈性教學的自主空間,超越學科既有的界線,選定真實生活情境的問題做為學習主題。
3. 每個有趣的主題課程背後,皆有扎實清楚的知識點
PTS教育中看似活潑無章法的主題課程中,背後自有他的亂中有序。課程的秩序,來自於其中扎實的知識點。教師們在寒暑假設計課程時,都會去看課程內的知識點,是否都能能對應到課綱,不是憑空設計或想像出來的。
學生在主題性學習中,主要會發生兩種情境,一種稱為「知識群課程」,是針對學習議題的探究,在體驗探索中,透過資料閱讀、訪談、討論、實驗等各種方式,產生對某一學習議題的統整性學習。
另一種則稱為「專案群課程」,是透過方案任務,整合應用已學會的知識技能,或是為了完成任務,所產生的新的學習。學生所有的知識點,也將在這樣的活動課程中,被嚴謹地檢核。
這樣的課程設計,讓主題課程有跡可循,也能讓孩子在快樂學習的背後,真實學習到清楚的知識點,讓知識都能被運用、展現。
案例—得獎主題課程:〈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
2018年末的冬日,在天下雜誌「微笑台灣 創意教案」的頒獎典禮當天,得知PTS教育第一次參賽的教案〈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為2018年的最佳創意獎得主時,我們的心悸動不已,尤其是聽見評審的回饋,更讓我們倍覺振奮。
評審們說,這是首度開放高中職以上參與的一屆,開平餐飲學校第一次參賽就能得獎,實在相當不容易。而〈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更是眾多教案中,難得課程的實施歷程長達一整個學期,參與學生人數更是多達300人,每個環節彼此相扣,逐步鋪陳,成為一個連貫的整體。
回到原點,其實想法很簡單,我們想回到孩子身上,以學生的經驗為核心,發展出能活化課程,讓學生喜愛的學習主題。
我們為什麼設計這門課?
用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展開的〈你我的家族菜·我們的台灣味〉課程並非空穴來風,雖然是第一次參賽,但這套課程是數十位老師們10多年來的經驗琢磨的精華,共同備課的時間與做中學、錯中學的心血更是難以估量。在設計的過程,我們主要思考兩個層面:學生圖像與社會脈絡。
一、學生圖像
經過好多年的教學經驗觀察與數據分析,我們看見學生的幾個現況和樣貌:
- 剛從國中升上高一,抗拒制式的考試、讀寫和填鴨式的學習
- 因傳統教育單一評量模式而受挫、學習動機低落、自信心不足
- 缺乏與人互動,難以用文字或口語表達出內心的想法
過去的課程沒有和他們產生關係,知識對他們來說,是和生活絕緣的,是無法用手摸到,用口嚐到,用耳聽見、用眼見證的。
我們也察覺台灣的孩子對於本土的認知與情懷不足。孩子們不認識自己,不清楚自己所要的,和家庭的互動薄弱,對台灣多樣族群的交織感到陌生,更不認識台灣這塊土地的萬般美麗。
二、社會脈絡
另一面,我們注意到,多年來整體的社會趨勢有一種從全球化到在地在地化的走向:
- 從高度商業化,到強調手作和文創
- 從崇尚國外飲食,到回歸思索台灣自己在地的味道
- 從對土地、生產者的剝削,到回饋社會,強調產地到餐桌的永續飲食
台灣味是什麼?是台南的筒仔米糕,是士林的豪大大雞排,還是阿里山的玉露茶?我們認為,一個好的主題,必須兼具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可以探索其中的豐饒,不會很快就被標準答案綁住。
當孩子們更認識自己時,也更能坦然也更能坦然面對台灣之外的廣闊世界。因為越在地,所以才有機會更國際。
我們思考,如何才能讓學習活起來?如何讓課程真切實在地讓孩子有感?於是,一年級上學期的主題課程隱約成形。
從自己出發,有如同心圓逐步向外擴展的課程
於是,我們決定以「味道」作為一學期課程的核心主題,以多元活潑的學習法,串連不同學科的內涵與知識。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台灣味的課程就緩緩鋪陳,如同一輪輪的同心圓,遞次向外擴散。
圓心:自己
生命中的第一個體驗,可能是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說的一句話.…..等,總是佔住生命記憶體中獨特的位置。我們問學生:「那你記得生命中的『第一個味道』是什麼滋味嗎?這個滋味又如何呢?」
人生第一味可能會影響自己一生尋尋覓覓的味蕾記憶,也可能影響你對食物的特殊嚮往。我們讓學生從自己出發,透過味覺切入,追溯記憶的起源,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也開啟未來繽紛的食味之旅。
第一圈:家庭
家裡飯桌上的飯菜香,是我們最深處的情感與記憶的聯繫,溫度伴隨著記憶中的氣味與廚房裡忙碌的人影,時間再久也不會隨著空間的錯換被取代。我們讓學生將家族裡這份菜餚美味與家人的溫暖美好,透過拍攝「100秒家族菜」影片記錄下來,過程中孩子們與家人的互動將更加緊密,也用了自己的方式寫下家族故事歷史性的一刻。
透過在班級中相互分享個人的家族菜,學生逐漸能看見一個班級中家族菜的群體圖譜,理解台灣社會不同家庭、不同族群的生活與餐桌文化,在關係與記憶裡涉水追朔共同、熟悉的味道。
母親是韓國人的楠楠,想讓更多人認識韓國的堅毅與溫柔,做出了道地韓式辣炒年糕,在分享的時候她說「台灣的街道上雖然隨處可見韓國料理,但真正認識韓國文化與飲食的人有多少呢?」令班上多人動容。
家族菜課程的最後,再邀請家長一同見證學生的家族菜發表會,端出香味滿溢的菜餚說菜,最後全班學生和家長們團聚,享用各家的經典味道。
第二圈:土地
延續家族菜,學生分組挑選彼此家族菜中最想認識的食材,透過網路與書籍的資料蒐集,並撰寫出隊計畫書,自主實地探訪生產此食材的第一線工作者,深入理解並珍惜食材、土地與人在地的故事。透過田野調查,找尋台灣在地、當季食材的故事,聽聽對土地感情深厚的農夫們對台灣味的看法。
完成田野調查的孩子,還要準備一個透明可密封的瓶子,帶回最能夠代表當地環境的物品,於口語簡報時與全班同學分享,我們稱為「瓶子五感分享任務」。
出隊進行實地探訪的時候,往往就是文化衝擊的時候。有一隊的台北孩子相當可愛,出隊當天,他們隨手帶一杯7-Eleven的外帶咖啡,就大步踏進田中央和農民訪談,還不忘幫種菜的伯伯買一杯咖啡,彷彿是要出遊逛街一般。
另一組公主般的女孩們到了宜蘭的養豬場,即使全身已穿了像是要登陸月球、密不通風的防護裝,當踩進豬圈的泥沼,被一群豬圍繞的時候,還是花容失色,紛紛驚聲尖叫。她們回來分享時,充滿了對生產者的尊敬,更有趣的是,當她們掃起地和刷廁所時,也更不怕髒和難聞的氣味了。
第三圈:族群
到了台灣味的課程尾聲,孩子們要去認識台灣多元族群的聲音。當今的台灣,匯聚了不同族群的味道:東南亞的酸辣、東亞的鹹鮮、中國的多變,或台灣本身的香氣,都有各自族群代表性的滋味。
我們讓學生搜集二手資料,和親身訪談各族群的代表對象,理解這些族群味道背後的故事。
其中有一組孩子們為了瞭解台灣的日本料理文化和日本當地的料理差異,他們用Skype訪問一位日本高中女孩,即使彼此語言不通,但全程運用Google翻譯,居然也聽懂了五六成,搞懂了日本家庭重視禮儀規矩的飲食習慣與料理。
用年輕的聲音,述說這一代的台灣味
在學期的最後,「台灣味」—這個難以捉摸,模糊多變的主題—就成為學生們「期末考」的命題。只是這不是一般的期末考紙筆測驗,而是一個將整個學校化身成為大型展覽館,從自己、家庭、土地、族群,來總結自己的台灣味論述,激盪出眾多族群交融、超越想像的台灣味「美食展」期末發表。
小小的島國,小小的學校,三百多位十五、六歲的孩子們,卯足全力,結合自身生命經驗,建構出團體智慧,共同創盪在地化知識,呈現大大台灣味的萬種風情。
很多家長都坦言,一開始聽見主題教育時,內心真的不太放心,不知道到底課程會怎麼教,孩子會學到什麼。但當自己親身見證孩子的期末美食展發表,在看見孩子用展覽、簡報、表演、料理等多元形式的表現時,展場立即變身成記者會,家長們紛紛舉起手機,個個都驚訝小孩重燃對學習渴望的轉變。
小茹擔任的是這次美食展主持人,從原本姿態扭捏,經過幾週密集的訓練,最後能落落大方,舉手投足皆自然、得宜,能在台上侃侃分享台灣味的故事,她說:「這樣的學習讓我非常有成就感。我一定要讓爸媽看見我的成長。」
美食展的最後,有一組學生這麼總結娥娜多姿的台灣味:
在這短短的四百多年中,台灣的味道不斷在轉變、流動。
但台灣味為什麼這麼容易被影響?
我們認為,當歷史中每個新的族群的到來,台灣往往都會會熱烈擁抱,吸納成自己味道的一部分。
不像歷史較長的國家,例如日本、墨西哥,明顯有核心的味道;台灣因為歷史短,加上人口又由移民所組成,沒有所謂核心的味道。
這是他們一整個學期,透過五感經驗的學習與思考,表述出他們心目中的台灣味,真摯、獨一,格外珍貴。
在這個溯源和開展的學習進程中,學生們學習到資訊軟體應用、資料蒐集、口述歷史、訪談技巧、團隊合作,以及思辨與歸納的能力。而不同的學科能力—生命中的第一個味道(國文、生物)、傳家的家族菜(家庭教育)、食材田野調查(地理)、探詢族群的味道(歷史公民)、菜餚實作(自然科學)—也在學生未注意之際,不知不覺交融在課程中。
學科不再只是學科。每個學習,都和自己切身相關;每個知識,都是自己用五感吸收到身體裡,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我們相信,尋找自己的根,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在面對世界時安身自處。
透過課程,學生由內而外,逐步撥開層層交疊的台灣味,一步接著一步,走入台灣文化迷人深邃的底蘊。我們期待在課程結束後,孩子們能夠從不同的層面,看見一個全新台灣的面貌,看見這塊土地上,所有味道的美好與可貴。
文/吳緯中、馬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