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情緒智能No.1] 用「情緒拼貼卡」,練習和自己的情緒在一起

學期已默默走到了尾聲。

幾個月下來,孩子們密切地互動、合作,過程雖然多是歡悅,但偶也有爭執、衝突,內心都累積了對彼此、對自己紛亂不一的情緒與感受。

我決定在最後一堂課,帶學生們設計屬於自己的「情緒拼貼卡」,讓他們選擇這學期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並用圖像傳達出這事件帶給自己當下的情緒……。


我們處於一個逐漸失去情緒的文化

成長的過程,人們會丟棄許多事物;其中一個,就是丟失了對情緒的表達。

無論在東、西方的主流文化中,人們都不被鼓勵說出情緒。

在西方源遠流長的理性、啟蒙精神的脈絡中,情緒常是被貶抑的。在推崇智性的學術殿堂中,始終不是核心角色,往往被視為理性的對立面。

而在東方,敘事治療大師吳熙琄老師的論點精闢有理,她說:「在東方文化中,情緒是被歧視的,在一般的場合中不被允許抒發。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情緒不切實際,也不能賺錢,因此被視為無用。」

難怪我們在日常用語中,充斥著「感情用事」、「不理性的」、「不經過腦袋思考」……等謾罵的語言,污名化情緒的重要性。

然而,即使我們學會用漠然的表情藏匿情緒,情緒仍困在我們的身體裡,我們的身體也透過各樣暗潮洶湧、無法控制的細微動作來回應始終流動的情緒—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腦中一片空白、胸口悶痛、手冒冷汗、雙腿不由自主發抖、鼻孔撐大、飄飄然的陶醉感、內心被一陣澎湃脹滿……—這些1001個小劇場,無時無刻都在我們內心上演。

絕大時候,人們選擇讓感受瞬逝,不去注意我們內在交響樂團的演奏,而這些豐富、細膩的樂音,卻是讓我們成為一個人最根本的重大條件。

只是,壓抑情緒,不會讓我們更沒有情緒;害怕表露情緒,反而讓我們更無法與人連結、更難以發展對自我人生的追求。


讓情緒被「看見」:情緒拼貼課程

在這堂課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一個問題:「如果情緒有顏色、圖像、表情,那會是什麼模樣?

畢竟,在一個不習慣分享情緒的文化中,若突然要孩子述說自己的情緒,會是一個太高、難以跨越的台階。我試著在內在擾動的情緒和外在客觀的語言間,先搭起較低矮、容易站上的小凳子。

學生們從數十本舊雜誌、色紙中剪下素材,做成自己專屬的情緒拼貼卡。剪剪貼貼的過程,儼然每個人都是拼貼藝術家,用圖像傳達內心難以言喻的幽微情緒。

接著,蒐齊了全班的情緒卡牌,我好像塔羅牌的術士,抽出隨機的卡牌,讓大家透過卡上的圖像來猜測這張牌的意涵,再邀請創作的同學分享情緒故事,也和事件發生當下滿載情緒的自己進行「跨時空的對話」。

簡單來說,情緒拼貼課程流程為下:
  1. 選擇本學期一個印象深刻的事件,用雜誌、色紙剪下素材,貼在卡片上,用圖像表達自己在當下事件的情緒。
  2. 抽出任一卡片,讓全班一起猜測,解讀這張卡片主人的情緒為何。
  3. 邀請卡片的主人分享這個事件和當下的情緒,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4. 進行「跨時空的對話」,訪問卡片的主人若現在回頭看,自己怎麼解讀,會否有不同的可能。讓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進行對話。


其中一位孩子拼貼出一張黝闇中的暗紅笑臉,對他的分享我格外有感:「直到現在,我仍走不出當時的憤怒和難過;如果重來一次,我相信自己還是會這麼做。」他表情因氣忿而扭曲,在講台上孤獨的身影令人哀傷。

的確,情緒沒有好壞,也不應該被標籤;沒有「不好的」憤怒或「好的」開心,每個人的情緒都需要被尊重、被看見。

聽完這位孩子的故事後,我和全班分享我從影集「別對我撒謊」(Lie to Me)中的學習和感觸。

這部影集的靈感是從真實存在的心理學奇人Paul Ekman的故事發展而來的,他從對世界各地人類文明—甚至是孤絕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福勒人—研究中發現,人類的六種情緒表情是共有的:憤怒、厭惡、恐懼、歡樂、悲傷和驚奇。

這六種情緒,構成了人類情緒的基本色調,好玩的是,只有一種—歡樂—是所謂「好的」情緒。

既然大多是「負面」情緒,我們該如何不被傷痛淹沒?

其中一個方式,是誠實辨識出自己真實的情緒,不再忽略、壓抑,或硬是掛上微笑掩飾;而是赤裸裸地面對它,接納它,並理解這個可能令你不安情緒的來源。

光是正視情緒,就能讓人被照顧,得到慰藉,更是自我療癒的起點。

我佩服這位孩子勇敢的發聲,也祝福他,能細細探索內心如迷宮般的情緒脈絡,慢慢找到繼續向前的力勁。


陪伴孩子練習情緒開展

很少學校在教情緒開展,孩子們從小被灌輸要壓抑情緒、理性思考;然而,對照我們的經驗,情緒牽動我們的決定、喜好、維繫我們的感受,甚至左右我們的行為。

在PTS教育(PTS Education)中,我們讓學生練習關注自己的情緒。開心需要被欣賞,不開心也需要被尊重,允許多元的情緒抒發;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探索自己情緒背後的原因,陪伴自己的情緒,也和自己的情緒在一起。

情緒總是帶來重要的訊息。情緒讓人知道「我需要些什麼?」。但情緒有時候就像是外星語言,它必須透過翻譯,才能瞭解背後真實的需要。

有時內心的感受明明是受傷,表現出來卻是暴怒。若孩童時期常處於恐懼、被威嚇的環境,長大後就容易偽裝,採取防衛性、不信任人的姿態,難以和人連結,甚至把關心自己的人推開。

又譬如雖然都叫做「生氣」,但生氣表現出來的行為卻千變萬化,例如奔出教室、大吼大叫、狂捶桌子(又或這三者的加總……)。但若孩子能理解生氣共同的目標,是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與威脅,也許他就可以選擇更好的方式達到目標。

因此,受傷需要被理解,生氣也必須被傾聽,而不是埋在心底,釀成腐臭的情緒沼澤,讓負面情緒轉成一團烏煙瘴氣,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的整體阿雜感受。


你並不等於你的情緒

一天,有一位因人際關係常為憂傷所苦的孩子,哭著和我說:「我真是難過,因為……」。

我靜靜地聽她述說完故事,然後試著簡短回應她:「也許妳只是感到難過,而不是一個難過的人。」

我停頓了一下,讓她花點時間咀嚼我言語中的含義,然後接著說:「感到難過沒有問題,但我想讓妳知道,妳不需要成為難過本身,永遠陷在難過中,妳總是有其他的選擇。」

在《如何維持情緒健康》(How to Stay Sane)一書中,心理治療師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說:
「我憤怒」及「我覺得憤怒」這兩種說法是有差異的。第一種是封閉式的敘述,第二種是承認情緒存在,而非定義整個自我。 
能將自己從情緒中分離出來是很有用的,而不是變成他們。

隔了一週後,她和我分享:過去,她彷彿戴著一頂由憂傷雲朵所織成的帽子,憂傷和她、她和憂傷之間無法切分。但她現在曉得,她不是憂傷本身,也曉得該去理解自己憂傷背後的含義,這樣的體會讓她也不再像以往一直沈浸在難過的情緒裡了。


情緒幫助我們與他人連結,如果少了情緒,或刻意忽略情緒,我們將注定孤身一人。

如果我們願意,情緒的經驗甚至是可以被逆轉的。但我們必須對情緒保持耐心與好奇心,坦然面對真實的情緒,不斷挖掘它背後的需求和目標,以及它試圖對自己傳達的訊息。

當清楚情緒真實的需要,我們才有機會和自己的情緒在一起,用情緒改變情緒,做出更適宜的決定,並走出一條不再困住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