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微型社會的氛圍,讓孩子從踏入校園那刻就開始學習

在開平,每屆的孩子約有300位。剛入學時,他可能誰也不認識;但到了畢業前夕,大多孩子們幾乎能叫出超過200個同學們的名字。

「我對高中這三年的時間感受很兩極,有時候覺得過得很快,一眨眼就過了;但有時回想起來,卻覺得過得很慢,好像經過不只三年,更像走過了一場人生。」一位畢業的孩子這麼回憶她三年的高中生活。

孩子的話,聽起來很矛盾,卻相當真實。

在這短短三年的時間,PTS教育的老師們透過課程的安排,將三年被拆解成十多個複雜、緊湊的小階段,每個階段各有自己的生命週期。在每個週期裡,孩子們需和不同的群體建立關係、彼此認識、合作對話、吵架衝突、感恩道別......,他們學習如何在一起好好生活。

孩子們對時間獨特的感受的確是相對的,一面來說在每階段充實、快節奏的步調下,時間過得飛快迅速;另一面來說,每個小階段就好像其他學校的三年,必須和不同的人們展開群我關係,只是在開平,孩子們歷經了10多次這樣的過程。

因此,三年下來,孩子們的人脈增廣了,與人的互動變頻繁了,這也是PTS教育中最有特色的概念—「社會化」(Socialized)的精神。

學校,就是真實社會的縮影

腦神經科學研究證實,人類具有「社會腦」(Social Brain),無法離群索居,我們天生就具備與他人連結的神經迴路,大腦發展的驅動力也受人類社會化需求所影響。

著名心理學家高曼(Daniel Goleman)在《SQ-I-You 共融的社會智能》指出:「學校本身是文明非常晚近的產物。就大腦的架構而言,更強大的需求應該是因應社會世界,而不是追求學習成績。」

彼得·聖吉(Peter Senge)也在管理學巨著《第五項修練》裡,提出學校該肩負的功能,是「創造一個『微世界』,提供創造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微世界」中,孩子能透過建立團隊、角色扮演,培養有效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並讓孩子認知到,每個人都屬於不可分割的整體。

因此,在各種社會情境中找到與人相處的方式,就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涵之一。

PTS教育認為學校就是真實社會的縮影,社會上可能發生的情境,在學校也同樣有發生的可能。以整體學校而言,社會化意指將校園營造成一個平等互動、尊重個體自主性的氛圍,並使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班級轉換—鍛鍊人際互動的必修課

在課程的執行面上,「班級轉換」是個老師們常讓孩子們鍛鍊人際互動、關係處理的策略:

有一年,在一上新生學期才剛過一半時,為了不讓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過於黏膩,過於依賴老師,我們決定玩一個老師調換的大風吹。公告學期後階段老師名字時,有的班級歡聲雷動,也有班級哀鴻遍野。

到了一下的時候,老師們的心臟必須更大顆。我們讓學生們用個別抽籤的方式,隨機決定班級的組成。

二、三年級之後,當孩子們慢慢培養出獨立、自主的特質,我們放手讓學生自組班級,由他們自己決定班級的成員。

一次又一次,我們嘗試打破慣性(對學生和老師都是),跨出舒適圈,讓孩子學會和不同的同學、老師合作相處。在這樣的轉換中,孩子必須習慣不同老師的領導風格,必須學習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也對應到社會中,主管、同事會不斷變動的真實情境。

「社會化」就是關係處理的能力

當學校營造出自由的「社會化」環境氛圍後,孩子們就可以學習到至少5件重要的事:

1. 關係建立
每次新群體的開始,老師和學生們都會相互介紹、建立關係,找出彼此在意的價值觀,共同討論出團體約定。

2. 傾聽與表達
和不同的人相處是需要跨出舒適圈的。在互動的過程,孩子能聽見不同人的聲音,理解這世界不是圍繞著自己而轉動,甚至發現對於同一個事件每個人會有多元觀點,進而彼此包容、尊重。除了聆聽之外,孩子們也需要學習說話、表達,練習除了分享自己的想法之外,還能用他人能接受的語言說出來。

3. 自我定位
在每一次群體的轉換中,藉由與他人的互動,孩子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特質與亮點,逐步發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他人,就如同一面平靜的湖水,返照出自己真實的模樣,透過他人的回饋,孩子們也更能找到自己。

4. 面對衝突
在頻繁的互動中,難免擦槍走火,老師們總在事件當下陪伴學生相互對話,培養處理關係的能力。我們透過「關係教育」陪伴學生深度認識自我、學習與他人共處,並讓關係間的能量順暢流動。

5. 問題解決
當團體發生問題時,我們的原則是團體的議題回到團體解決,讓團體中的成員共同面對所有的發生。也許事情不一定能被「解決」,但透過釐清、對話可以有階段性的共識,創造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從情緒魔人到換位思考—葳葳的改變 

葳葳是學校著名的大聲公,她的身體內建了巨大的共鳴箱,上台說話鮮少需要麥克風。人們從遠方就能聽見她嘹亮的笑聲,中庭彷彿是她管轄內的山谷,音波常在其中迴盪、盤旋。

從國中開始,葳葳的脾氣就已經遠近馳名了。她只要一生氣,身旁的人就會識相地住嘴;如果再加上吼叫,人們總會情不自禁地全身發抖。

嗓門加上脾氣,是她所向無敵的武器,可以擺平所有的問題。

來到開平之後,她力求表現,總是在班上擔任主要幹部。想當然耳,她也繼續使用她國中以來慣用的策略;一、二年級的時候,只要說話不如她的意,她就會憤慨地大聲開罵,班上也包準乖乖聽話,從未失手過。

然而,到了三下,情勢有了轉變。

葳葳到了一個聚集了全年級最強勢之人的班級。她赫然發現,聲音大聲的不是只有她,兇悍的同學大有人在。而且她注意到,人們會側耳聆聽的對象,不是說話最大聲的,而是最能說出他們心聲的人。

在一次真心話的平台課程中,班上同學們透明化他們的想法,告訴葳葳他們不喜歡她總是用情緒處理事情。

到了競選她期待已久的幹部時,有史以來第一次,她沒有被選中,同學也直白對她說:「妳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勒索,也常用情緒勒索大家。我不想要一個這麼情緒化的人帶領大家。」話語誠摯銳利,刺穿了葳葳的心。她無法掩飾內心的沮喪,但也知道同學說的沒錯,至少有人敢把這件事說出來,讓她終於清醒過來。

葳葳發現,兇悍、情緒化、大嗓門原本是自己的強項,是她過去處世的策略,但這些工具似乎不再有用了。她從前不需要聽別人說話,別人只有聽她說話的份,但如今,她必須重新思考和同學們相處的方式。

經過幾週絕望般的消沈後,她沈澱下來,嘗試改變自己的脾氣,變得收斂、溫和。她重新和班上培養關係,努力改掉以往臭臉強勢的個性,而去聆聽其他同學說話。因為她知道,如果她要別人聽她說話,她必須先靜下來聽人說話。

她再度成為領導者,但領導者這三個字對她的意義已不再相同。她說,「我現在會先理解別人可以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然後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帶領他們。以前他們都叫我『情緒魔人』,說我只會用情緒做事情,說一是一,沒有人敢反抗,但現在,我開始學習換位思考。」

畢業前,和她聊到自己這三年最有成就的事。「還不是擔任了什麼重要的職位,而是看見自己的改變。」她目光如炬,開心地這麼回答。

「社會化」的教育歷程無所不在

「社會化」課程,是學校難以被取代的功能。學生在團體中,學習與他人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共同合作,內心不斷進行著微妙的人際試探,發現別人的底線,也察覺自己的底線。

其實,「社會化」就是關係處理的能力,它發生在課程中,也發生在學校的任一個場域;它無所不在,只要學生踏入校園,就已然在進行「社會化」的教育歷程。

#PTS教育 #社會化 #微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