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線,終結孤寂的課堂,串起每位孩子的生命故事

 2020年三月,《遠見》雜誌和精神健康基金會合作,發佈了一個令人揪心的「2020年孤寂大調查」,結果發現,11~20歲的青少年,有61.6%感到寂寞,遠比30歲以上的人們多出許多。

而11~20歲的青少年,每日生活中被佔去最多的時間,就是在學校裡。這是一件吊詭、哀傷的事,校園裡明明人滿為患,孩子們每天上課身旁圍繞著滿滿的人,內心卻無比的寂寞。

我們想培養被孤寂佔滿的成年人嗎?

學校曾教過孩子們如何連結彼此嗎?

學校教了孩子們很多事,卻很少教他們彼此連結。因此,孩子們只好自己各憑本事,照著本能去連結。

在剛入學的新生身上,最能觀察到這種微妙的互動模式。

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們都起個大早,多數人第一節上課前半小時,就乖乖坐在位子上了。外頭是炎熱的夏季,教室裡的氛圍卻尷尬的異常冰冷。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孩子們格外拘謹、特別有禮貌,他們睜大雙眼,安靜地瞧著身旁的陌生人,相互打探、觀察。

「你玩〈傳說對決〉嗎?」終於有一位男孩忍不住了,他站了起來,走到另一個單獨坐著的男生旁,突兀的開口。坐著的男生害臊的點點頭,他一屁股坐下來,說:「我們來開一局吧!」兩局過後,老師走進班上,他們也變成好朋友了。

這是這個世代的孩子建立連結的方式,也是他們少數幾種會使用的方式之一。

每個孩子,在他木然、故作鎮定的臉孔下,深處都有個吶喊:我存在於此!我想要被聽見!我渴望和人連結!

然而,他的行動,卻常是雙眼緊盯螢幕,不吭一聲,手指不停上滑,好像重複這個動作就可以解除他內心的惶恐和孤單。

如果被聽見這麼重要,如果被聽見,就代表被看見、被珍惜,或至少有被理解的機會,那我們怎麼協助孩子—每一個珍貴的生命—好好被看見,也好好看見彼此?

找到定義「你是誰」的那些故事

在PTS教育裡,鼓勵孩子們和人建立真誠的連結,因為唯有當連結建立了,關係才能開始流動,也才有機會發展出後續更進階的能力—對話、合作、共創。要建立連結,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透過分享;而在所有分享之中,最有力的形式,就是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你的這一生15,6年中,如果用5件事串連起來,你會舉出哪5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開學第二週,我邀請孩子們進行自我探索,畫出自己的生命線。

我讓孩子們在記憶的長河裡掏金,挖掘最能定義「你是誰」的故事:那些富含著最多記憶、最多情感糾結的事件,也很可能是觸碰到自己核心價值、曾經劇烈改變自己、影響信念和決定的關鍵時刻。

他們展開筆記本,畫出大十字的線條。X軸是時間線,從最左方的出生一路綿延到現在;Y軸是心情指數,正分1~5分代表高峰、喜悅的經驗,負分1~5分代表低谷、憂傷的經驗。接著他們要在諾大的XY軸間,找到自己生命故事的座標,寫下時間點、標題、故事,和這個事件對自己的影響。

畫完XY軸後,他們通常都會先開始發愣,腦中轉起了一個哲學般的命題:「為什麼我會成為現在的我」。有的望向窗外,目光空無;有的低頭沈吟,皺縮起臉部肌肉;也有的孩子猛烈轉動手上的筆,好像那隻筆就是他的思緒,騰空飛翔。但只要給他們幾分鐘的時間,他們會在不同的時刻靈光一閃,面露微笑或悲苦,下筆有如閃電迅疾。

在他們邊寫的過程,我丟出了一些引導的問題: 

  • 有沒有什麼轉捩點,徹底改變了你的人生?
  • 曾經做過什麼令自己、他人驕傲的事?
  • 有沒有哪個人,在某個時期陪伴、幫助自己,讓自己還能持續向前走?
  • 發生過什麼事件,讓你對世界的看法不再相同?
  • 找出你生命中的「極致」體驗:最難過的、最開心的、最滿足的、最後悔的……
  • 有否做過什麼讓你覺得很有意義的事?

有些故事,他們得花更多的時間思考,甚至需要拿起火炬,走進記憶的洞窟,追尋一些被遺忘、隱藏、乘載著最多情感、曾經不願意面對的過去。

在敘事對話的理論中,有個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無論過去的好與不好,都造就了現在的自己。「這些最難過的事,現在回想起來,才是真正幫助自己成長的養分」,在回憶自己的生命線時,一位曾在其他所高中休學過,又重新就讀高一的女孩小庭這麼說。

我也和孩子們分享:有些曾經帶給自己傷害的事,是因為過去的你,沒有力量守護自己,只能被動的接受,但現在的你回想起那個事件時,不必再用當時的視角去詮釋。現在的你,身形長大了,思考成熟了,有著過去沒有的力量。這樣的自己,會怎麼去重寫自己的生命故事,賦予它不曾有過的意義。


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

人,天生就是說故事的動物。在遠古時代,人們圍著火堆,說著神話的故事、戰爭的故事;現在仍有許多原住民的部落,仍維持著這個自然又純粹的傳統,在那樣的晚間,總有幾個迷人的剎那,將所有人的心綁在一起。

在完成了個人的生命線後,就來到了最令人期待的故事分享大會。班上40多位孩子,將各自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事件標注在黑板上的座標上,最後,用一條線,將40多個故事串連在一起。

從最左側的幼稚園時代,到最右側的進入高中,這條線高低起伏,有高峰,有低谷。每個點,都是一位孩子生命中的關鍵時刻。

  • 「被當異類的我」,負4分,
  • 「遇到討厭的班導」負3分
  • 「阿嬤的去世」,負3分
  • 「再次相信同學」,4分
  • 「接觸街舞」,5分
  • 「澳門旅行」,5分
  • 「同學媽媽跑到學校罵我」,負3分
  • 「國三黑暗的會考生活」,負4分
  • 「失戀」,負5分
  • 「走上對的路」,5分
  • 「交到好朋友」,4分

就像將不同沙灘拾來的海貝接成一條項鍊,我們也共同被一條奇妙的線扣在一起。原本是從各地來的陌生人,突然在生命中有了彼此的位置。

分享這個動作看起來很微小、很簡單,卻是孩子們敞開心房、建立連結的開始。真誠的分享,讓人感覺:「我不是唯一一個這樣想的。」「原來我經歷過的這些,他們也經歷過。」「我原本以為沒有人會懂,但他們似乎能理解……」「哇!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樣這樣面對困難。」

聆聽的過程,我彷彿聽見眾人的內心都在打鼓,特別是幾個勾起眼淚的分享,更讓我們屏氣凝神。

課堂上的時光飛逝,100分鐘過去了,也到了最後一位孩子的分享。一上台,她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我流淚了:「高一這階段是我最重要的時刻,因為從小到現在,我唯一開始真正改變,這是我第一次把真正的自己展現給別人。」

我想到曾經聽過的一句話:「孩子需要被看見,而不是被可憐」。不是用大人睥睨的世故來看孩子,而是變成孩子的角度,用眼神、言語、動作欣賞每個靈魂,細細陪伴他長大,累積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價值。

「每個來到這所學校的人,都有一個故事。」在課堂裡,女孩阿寧分享出自己的體會。我想,是這裡,允許大家放心說故事,可以簡單做自己。不必再有牽累、包袱。阿寧還說:「在這裡可以不用躲藏,也沒有課業上的比較。在這裡可以學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跟表達。」


分享,讓人走出自我,看見彼此

「為什麼我們要看見自己的生命線,也聆聽彼此的生命故事?」在聽完所有孩子們的故事後,我詢問大家。

從聽故事的模式突然抽離出來,孩子們一陣恍惚,認真的想了一下,試著為這個課程做總結:

  • 讓我們看見自己的人生跑馬燈
  • 能從故事背後發現啟示
  • 從別人身上吸取教訓
  • 當願意面對黑暗的過去,會更有力量
  • 互相了解彼此底線
  • 在自己的過去尋找答案

我也和他們分享,透過繪製生命線,可以觀察到自己生命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屬於你的「頑固低音」,或許顯示出你的生命有一種固定的模式,等著你去解讀。

  • 關於負分的:常遇到負面的事件常是什麼狀況,這件事如何改變它的意義,如何正向思考,未來如何避開、或勇敢面對。
  • 關於正分的:正面經驗都傾向哪一種?旅行?打球?交友?成就?在未來如何格外留意,創造更多正向和高峰經驗。

最後,我引述了邱吉爾的名言作為總結:「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終結,持續的勇氣才是重點。」(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透過分享,培養孩子聆聽的同理心、表達的勇氣、對生命個體的尊重,也讓群體之間的能量流動,讓孩子們走出自我,連結彼此,發現有比自己更重要的存在。

我想,這是在即將被資訊淹沒的時代下,對孩子們最重要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