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平凡生活中的神聖飲食:麵包、葡萄酒、橄欖油

在義大利的餐桌上—無論家庭或餐館,有三種食物總是反覆出現;它們是餐桌上的領舞者,始終穿梭在日常的饗宴裡,為所有的佳餚穿針引線。

這三種食物,是義大利人在平凡生活中的神聖食物:麵包、葡萄酒、橄欖油。


為什麼說「神聖」呢?

這三個食物,不僅出現在餐桌,也出現在每週神聖的場合—彌撒 (Missa)—中;而在義大利九成的天主教徒中,就有近四成常有參與彌撒的習慣。

彌撒過程中與上帝最親近的一刻,就是領聖餐的時候了,那是從近2000年前耶穌「最後的晚餐」留下來的悠久傳統。

平日熱情好客的義大利人,遇見信仰的事卻是嚴肅以對。一個週日上午我不經意誤闖了彌撒,看我背著相機,引起幾個人的側目。大多的教堂平日免費開放,是上帝恩慈歡迎世人的象徵,但週日早上與特定日子裡的彌撒,卻是常不歡迎遊客參觀的,因為那是個神聖的場域。



在《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11章23-25節,有這段動人的描述:

「主耶穌被出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撥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因此,在祝聖聖餐後,葡萄酒不再是葡萄酒,而是耶穌基督的血,麵包也不再是麵包,而是祂的身體。

《新約聖經》約翰福音6章54-55節裡,耶穌以自己的話說得更明白: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遠的生命,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是真正的食物,我的血是真正的飲料。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住在我裡面,我也住在他裡面。」

享用聖杯與聖體,也表徵與上帝、與歷代的聖徒、身旁的教徒們連結在一起。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裡的少年輔祭,看到我拍照,特意停下腳步讓我拍得清楚


而橄欖油在義大利人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扮演重要的意義,出生時需要經過受洗的抹油,生病、臨終時也需要塗油,代表聖靈的祝福與寬恕。

西元五世紀前,義大利的餐桌就伴隨著葡萄酒、麵包和橄欖油了,即使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北方的蠻族帶來肉食與奶油的文化,卻仍撼動不了這三種食物的重要性。

甚至佛羅倫斯藝術大學 (Florence University of Arts) 餐旅系Apicius的副主廚Massimo Bocus說,在基督教進來前,這三樣食物早就存在了。


在托斯卡尼省的佛羅倫斯待了一個多月,我對這三種食物各自有不同的體會,也看見它們活躍、美妙的姿態。

麵包 

在托斯卡尼餐廳餐點上桌前,侍者總會先遞上一籃切片麵包,或送上一紙袋的麵包。第一次我懷著期待大口咬下麵包,卻是滿臉困惑,因為這麵包又乾、又硬,又毫無味道。爬了網路文章,發現原來要淋上幾滴橄欖油和巴薩米克醋配著吃才對味。

然而,隔了幾天我馬上被打臉,Massimo師傅說到,原來這種麵包叫托斯卡尼麵包 (Pane Toscano),餐前送上麵包是歡迎賓客的喻意,讓客人感覺回到了家,所以總是在先上了麵包之後,才會有其他的菜餚。Massimo又說,沾油或醋是觀光客的外行吃法,真正的義大利人習慣像個貪嘴的孩子,拿麵包蘸主菜盤內殘留的湯汁與醬汁來吃。

Massimo師傅講到義大利美食時陶醉的神情

托斯卡尼麵包只用麵粉、水與酵母,不加任何其他東西,有人說不加鹽巴是因為過去鹽要課重稅,也有人說那是為了搭配義菜中重鹹的生火腿與臘腸。

在托斯卡尼人的心目中,麵包甚至比主食更重要。過去節儉的母親為了惜食,會將剩下的蔬菜、隔夜麵包和家裡隨手可得的食材一起煮沸,成了托斯卡尼的另外一個招牌家鄉菜:義式豆子濃湯 (Ribollita)。

托斯卡尼的道地家鄉菜:義式豆子濃湯 (Ribollita)


葡萄酒

從中世紀開始,葡萄酒成了歐洲不同階層的生活飲品,而義大利的修道士在僧院裡代代傳承釀酒智慧,修道院儼然是歐洲的釀酒技術最先進的所在,進而影響現在的義大利葡萄酒產量為世界五分之一,品種超過350種,而托斯卡尼正是義大利葡萄酒的核心產區。

近幾年,義大利復興起對傳統食物的重視,獨家釀造的葡萄酒開始興盛,人們又開始重視傳統食物的價值。

有一天週日下午,我漫步了佛羅倫斯亞諾河南岸的聖神大殿 (Basilica di Santo Spirito),剛巧遇見了一個盛大的市集。當我走到了一個粗獷、滿嘴鬍渣的大叔攤位前,大叔拿起自家釀造的葡萄酒,倒在白色的塑膠杯裡讓我試喝,他說這葡萄是古老的Sangiovese品種,自中古世紀就開始在佛羅倫斯栽種 (後來查找資料則是追溯到更早的羅馬時代)。我一口入喉,味道強烈渾厚,新鮮辛辣,酸度明顯、口味獨特。二話不說,立刻一瓶入手,回家慢慢享用。


每到週末,義大利人下午6~7點會和家人先喝杯葡萄酒,吃些小點心,到了晚上8~9點才開始吃正餐 (當然還是繼續配葡萄酒)。這樣的生活樂趣也演變成許多餐館的Happy Hours (aperitivo)文化,在一些餐廳中,會在正式晚餐前的6~8點間,讓客人只要點杯酒 (約6~10歐元),就可以無限享用前菜,這也成為了許多省錢觀光客 (就是我無誤)的福音了。


橄欖油

美麗的橄欖樹園是托斯卡尼典型的景觀之一,Apicius義大利飲食文化課程的老師Stefanian和我分享:「托斯卡尼的人,做菜只用初榨橄欖油,即使橄欖油在加熱時的味道會被破壞,但是他們仍然堅持使用,因為橄欖油對此地的人是神聖的象徵。」

Stefanian說,橄欖油對托斯卡尼人是神聖的象徵


在Netflix的影集〈鹽油酸熱〉裡,同名書籍的作者Samin Nosrat講到:「好橄欖油具備三要素:果香、辛辣、苦味,有辛辣味才代表有生命。」她又說:「在義大利,橄欖油像是所有食材的媒介,調和起所有的味道。」

在一次體驗冷壓初榨橄欖油的經驗中,令我大開眼界,嚐到了所謂「有生命」的橄欖油。起先農人將橄欖油倒在一大匙讓我用鼻子嗅聞,有一股自然的橄欖果香味,清香舒服;接著他請我倒在舌上含住10秒,雖然是口腔含住油,但我卻覺得整個人都被油包裹,37度的體溫讓油揮發,產生了苦味;最後,緩緩吞入食道,下咽的過程橄欖油產生辣味,我也不自主地嗆咳了兩聲。

Stefanian還說,橄欖油不僅是油,也是調味料,可以沾麵包 (嗯......我知道跟Massimo講的相互矛盾),也可以拌在沙拉裡。不同產地的橄欖油,皆賦予的不同風土的味道。



對義大利人來說,每天餐桌上的麵包、葡萄酒和橄欖油,雖然平凡,卻一點也不凡俗,它們是一種熟悉、神聖的陪伴,不斷提醒他們上帝的恩寵。

義大利的飲食文化很迷人,因為在美味豐淳的飲食之外,再加上千百年累積的文化,二者相互交纏、相擁,讓義大利人們的平日生活與歷史意義融合在一起,緊密無法分開。


#橄欖油 #葡萄酒 #麵包 #義式料理 #義大利飲食 #鹽油酸熱 #Apicius #HappyHours #彌撒 #領聖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