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照不到的女孩—K與他的英雄旅程

 二上,才認識這個女孩。

是復學的孩子。他背後必定經過了好多故事,我心想。


他坐在班級角落,常不動聲色、和同學互動不多,平靜的表情鮮少透露出心情,像一隻貓一樣,默默的打理自己。課堂中總是凝神貫注,偶爾眼裡亮著光芒。寧靜自愛的特質,引發了我的好奇。

剛帶到這個班級,為了讓班級彼此更加親近,我沿用了上位關懷老師的策略—生日簡報。讓學生在生日那週,做一份簡報,和同學分享自己成長中開心的、重要的、不為人知的時刻。

他是第一位做生日簡報的。原本我沒什麼期待,心裡想著能讓大家多認識他一點就好,我還擔憂他會不會有壓力,或只是簡單應付。

這是我第一次聽他在大家面前說話;然而,他一開口的時候,我就立刻心安了。他很努力的分享他過去的片光零羽,聲調中飽滿卻又內斂的情感,使我動容。他也在試探,這是他第一次表達自我,嘗試把他自己交在大家手中,即使躊躇擔憂,但他還是決定掂起腳尖這麼做。

有一刻,他聊到他的家人,他投影出和家人吃飯的照片,照片中的他表情他自然逗趣,大家了才發現,原來他也有這麼搞怪的一面。最後,他說到新的一年的目標,是要融入班級,被大家喜歡。簡報裡有句話也留在我腦裡:「即使自己比許多人慢了很多的步調,但還是要告訴自己要勇敢。」

對我來說,這是他英雄旅程的起點。

英雄旅程,就是找到自己生命中的課題,這課題通常是讓自己畏懼的、如高山橫越在面前的,是知道自己若不動身跨越,這座山會將自己壓垮,令自己的主控權噤聲。英雄旅程一旦啟程,這課題就會變成繚繞不絕的母題,主導自己那個階段的人生。

他的英雄旅程共有四段—聆聽召喚、接受挑戰、征服恐懼、取得寶藏⋯⋯


【第一段 聆聽召喚】

他一開始的母題,是被喜歡。但其實若向下挖掘,遠遠不停於此。


為什麼要被喜歡?因為他始終覺得孤單,像被風吹散的落葉。

為什麼要屬於一個群體?因為他從來沒有嘗過正身在群體中的歸屬感。

為什麼現在決定要融入這個群體?因為經過半年和大家的相處,很喜歡大家。

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因為要找到自己的價值。

為什麼要找到自己的價值?因為他決定要好好愛自己。


他許了個願,他也對這個願負責。從那一次之後的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將自己的期望付諸在行動上。他不是空等著別人來喜歡他,他是傾注自己在團體裡,爭取認同、發揮價值,讓這個團體提升到另一層的高度。


他開始在團體中發揮幾種迷人的人格特質:

  • 敏感而纖細的心靈:他用在同理、理解他人的感受,讓人覺得被陪伴、被在乎;
  • 內斂而善於觀察的眼:他用在發現問題、看穿人們背後潛藏的思緒;
  • 邏輯清晰的思路:他用在組織多方意見,形成共識;
  • 不求回報的給予:他用在整合團體的困境,穿針引線的引導一位位同學回到正軌;
  • 說到做到的責任感:他對責任感有種非常人所及標準的責任感,他說到就會用性命去達到。

當然,大多時候,他也只是平凡的女孩,會發怒、會嫉妒、會傲嘟嘟,會盯著韓國男星發呆;但多數時間,他將自己隱藏的很好,默默承擔無人了解的孤獨。


【第二段 接受挑戰】

他擔任二年級大型專案活動的副執行長,這是他的第一次。他筆直的朝目標前去,眼裡容不下遲疑或猶豫。

他無法讓自己停下來,彷彿身後有一台失速列車在追趕著自己,不斷督促自己要做到自己期許的,雙眼睜得渾圓,深怕多睡一點、怠惰一些,跑得不夠快,又落後其他人一步。

他覺得自己是屬於那種最沒有天份的人,無法和其他人看似不費力的展現優秀,因此他格外奮力,甚至有時如同喪失了理智,發了瘋的往前奔跑。他最大的恐懼來自於停滯,最大的噩夢源自於自卑。

但就是這樣堅毅努力、經過無數磕磕絆絆、看似不自然的優秀,才讓他的優秀這麼可貴。

也正是這種如影隨形的惶恐,造就了他按部就班的強大。甚至,這種非自然而然的強大,才更讓人覺得敬佩。他是人生的自造者,人生裡缺少什麼,他廢話不多說,徒手將它打造出來。


在辦完活動後,他有一度懷疑自己的價值,他說:「我覺得自己的存在感很薄弱。」但我提醒他,該看見自己「無形的價值」。就是因為有他在冰山下默默的付出—照顧同學的情緒、解決一個個小而棘手的問題、疏通合作時如坐針氈的誤解、在卡住時給予實質建設性的回饋、數夜賣肝點燈的辛勞—才讓冰山上眾人所見的活動能順利推進。

我鼓勵他:「有人可以在舞台上好好發光,有人可以搭建舞台,把人推上去好好發光,你覺得哪一種比較難?」


【第三段 征服恐懼】

到了三年級,他心境轉變了,開始嚐到處處顧到團體的反噬。

和大家在一起,很好;被大家接納,很開心。他已經達到當初的目標。然而這若代表必須無時無刻和大家綁在一起,時間無上限的投入,卻不是他所想要的。

此時的他,有其他的目標,他想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的目標:好好陪自己,也好好陪伴對自己重要的人。他想找到一個甜蜜的平衡點:既能愛自己,又能照顧身旁的人。

這是另一個階段的學習,為自己保留空間,適度的休息,明白自己的底線,並為自己畫出界線。

他開始檢視那些生活中的清單。以往,他總認為完滿的生活來自於不斷疊加的人生清單,現在他不這麼覺得了。完滿的人生,他如今認為,該用減法來衡量。畢竟日益增添的清單已快將他壓垮,他得從中萃取出幾個精挑細選、全心鍾愛、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事物。

因為,那些剩下、屈指可數的事物,才能真正定義他自己。


【第四段 取得寶藏】

在他保留的清單中,其中一件,就是在三年級下學期,再次站出來,擔任最後一個專案活動—畢業成果展—的執行長。他覺得這是畢業前想要做好的最後一件事。

我問他,為什麼仍然願意忍受團體的束縛?「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他淡然、堅定的回答我。

他將將修道士般刻苦自我要求的精神發揮到極致。他是冰與火的交融、剛與柔的相會,他標準嚴格、界線清晰、公私分明,這樣的領導風格讓他過程中受了好些阻力,但他也一步步蹣跚走來。活動前三天的那晚,他心情低落的來找我,質疑自己,不確定大家是否喜歡他這次當執行長。

我告訴他:

「這就是身為領導者孤絕遺世的心境。你懂得少有人能理解的懂,擔著所有人的情緒,但沒有人能擔你的情緒,這是最孤獨的地方。 

我看見你是個讓人滿滿安全感和信賴的執行長,而信賴,比喜不喜歡的層次更高。 

而我也相信同學們是愛你的,不管活動過程有哪些不愉快,你對他人散發出來的在乎,是偽裝不來的。領導中,最難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嚴厲的愛(tough love)—愛中帶著催促,愛中仍有要求,愛中緊守界線。而我覺得,這就是你正在做的事。」


畢業成果展的當天,他像一個全方位的專業策展人,眼神專注關注全場,注意到活動所有的風吹草動,隨時補位。他的補位,卻不會搶去別人的風采,而是顧好那人的價值,領那人回到自己該去的舞台。

那晚他爸爸站上了台前,深情脈脈看著自己的女兒說:「這兩年,我也在向你學習,除了是我女兒之外,你還是我學習的對象。」父親的眼閃著驕傲,女兒的眼擒滿淚水。

活動到了最後一刻,他將畢展的一張照片貼上牆面,象徵活動的完結。緊繃了整晚的臉終於露出笑容,數月的責任包袱也終於從肩膀滑落。後來我對他說:「那一刻,我覺得你完成了你自己英雄的旅程,從始至終,你沒有愧對自己。」


從渴望被喜歡,到不怕被討厭;在他英雄旅程終途等著他的寶藏,是自我發現,也是自我實現。這段路走得好長,也走的好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