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歐洲百年的耶拿教育No.4】身為教師的六大挑戰

1924年,耶拿教育的起點

1924年,步入中年的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en, 1884-1952)在德國的耶拿大學任教;也在這個地方,即使不受支持,他仍前瞻性地創辦了一所前所未見的小學,並稱之為耶拿計畫(Jena-Plan)

耶拿計畫重新界定了老師與孩子之間關係的可能性,也讓教育自此有另了一風景。

這張照片,很可能是耶拿教育所能找到最古舊的檔案照。雖然年代悠遠,耶拿教育的核心精神卻熠熠生輝,具體而微地顯現,絲毫不為歷史的塵埃所遮掩。
這張照片,很可能是耶拿教育所能找到最古舊的檔案照
場景看起來,應是某個成果發表會。孩子們的年紀不一,較大的孩子在照片的中央,大人們(幾位可能是家長)站在後方,高大的彼得森(照片中間最高的男性)眼神殷切、專注,寧靜地看著孩子們的展現。

彼得森的妻子雙手後背(照片左側第二位女性),距離更近地關注孩子們的展現;她是研究兒童行為的專家,而正是她的研究成果指出,孩子需要一個自由、活動式的學習環境,而這個理論基礎穩固地支持著耶拿教育的發展。

桌面上,散逸著孩子們的作品,有個像是旋轉木馬的裝置聳立著,看得出孩子們製作時的巧思與用心。

幾位孩子凝神操作手中的模型;是他們,主導了教室裡學習的流動。

孩子,是主導、探索、學習的主體;老師,在旁陪伴、支持、全然信任。

耶拿教師的六大挑戰

彼得森勾勒出一種新的想像,讓老師的角色大為翻轉,以全然不同的方式與孩子們互動;過了近百年,直至今日仍相當前衛,超越時代。

在耶拿教育不稱孩童為「學生」,而是親密的喚他們為「孩子們」。因為在耶拿教師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完整的全人,「學習」只是孩子們的一個面向,他們不僅要學,也得互動、探索、生活。

而耶拿教育的老師也不稱為「Teacher」,而是「Group Leader」,是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的角色。荷蘭耶拿學校的退休校長Jaap Meijer提到,身為耶拿的「Group Leader」,至少有六項不同於傳統教育的挑戰:

一、給出空間,讓孩子自主
耶拿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獨立自主。然而,我們嘴裡說要讓孩子自主,我們的行動有否跟上?

讓孩子獨立的前提,挑戰了老師(為了方便,我還是姑且先用「老師」或「教師」這兩個詞彙)的態度,Jaap說,「你真的想讓孩子獨立嗎?如果是,你才可能信任他們、給出空間(參考此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你信任孩子們?」),他也才有可能獨立。」

老師必須常常檢視自己是否掌握太多,Jaap很生動地描述:「身為老師,常覺得自己可以掌握任何事,以為一切都在我們的手心裡,其實一點都不是這樣!」

在課程的執行中,Jaap分享了一個給出空間的示範。

在老師問問題後,需有一點安靜的停頓時間,讓孩子有空間和時間思考,不要讓他們立即搶答。

Jaap解釋,不給主動舉手的人搶答的原因,是這樣回答會永遠集中在少數人身上,久而久之,其他人會變得懶惰,覺得不關自己的事。

小小的策略,就能給出空間,激發每個孩子想要回答的意願。
二、協助孩子達成目標,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獨立自主的第一步,是允許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設定目標。

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學校,開始為人生訂目標,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耶拿的教師的一大挑戰,就是陪伴孩子規劃時間,並在課堂中給他們空間去完成目標。

有位老師問Jaap:「孩子的目標如果沒有完成該怎麼辦?」

Jaap緩緩地說:
「每個孩子都是想成功的,因此我們要陪伴孩子建立成功的經驗,也該負起協助孩子完成目標的責任。 
不要讓孩子『掂起腳尖』,急迫、拼命地去達到目標,而是從容、快樂地走到目標。 
若小孩未完成任務,要去找到背後的原因。有時候是目標太大,不切實際。所以要教小孩訂一個『現實』的計畫,讓他們能有效地利用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本身也會有備案,如果學生未達成目標,老師就該出手引導。 
重點是要清楚讓孩子訂目標的目的,是讓他們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學習負責是訂目標的核心精神!」
三、陪伴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困境銜接而成,學會面對困境,解決問題,就成了人生的終極目標。

耶拿的教師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會第一時間就出面解決,而是讓孩子練習解決自己的問題。

為了訓練孩子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耶拿教育有個讓人朗朗上口的口訣,就是讓孩子張開手指,依序進行問問題的五步驟:
  • Step1, 大拇指:問自己,我可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 Step2, 食指:問身旁的同學。
  • Step3, 中指:問小組長。
  • Step4, 無名指:問老師覺得誰會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問那個人。
  • Step5, 小拇指:最後才問老師。
四、不被形式綁住,而是看眼前之人的需要
耶拿教育有句很有名的話:「形式跟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挺深奧的吧!白話一點就是,不要被形式綁住,而是要清楚我們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永遠要想著盼望達到的目標,再去思考要使用的方式。

Jaap在談到這個概念時,說了一段發人省思的話:
「你手上有教材,但你的教材不認識你的孩子們。(you have many books, but your books don’t know your children.) 
身為教師,你永遠在做一種翻譯,將你的教材翻譯給學生,成為他們真正適用的課程。在遇見困難時,你要相信永遠都有可能性,你只需要改變視角,持續找尋可能性。」

五、時時問自己:「Do we do what we want? Do we want what we do?」
我們在做我們想做的事嗎?我們想做我們在做的事嗎?(“Do we do what we want? Do we want what we do?”)

這句感覺像繞口令的話,不斷出現在耶拿教育的師培教材中。Jaap在講到這段時相當感性: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件事,一位教師都要不斷思考,忠於自我。做老師的,永遠無法開啟自動導航模式(auto-pilot)。 
有時你做一做,會不太確定自己所做的是否正確。這時你需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身為教師的專業。 
偶爾做錯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不會犯錯是個迷思。所以最重要的是信任自己,信任團隊。和團隊有共識,一起討論哪些是該做的,哪些不是。只要確定了,做就對了。」
六、老師不單打獨鬥,建立共同成長的團隊
在耶拿的校園中,不只學生學習一起生活,老師也要學習一起生活。

老師不是教室裡的王,也不是一個人決定一切;老師所遇到的問題不是個人的,往往都是共同的,因此,老師之間需建立相互討論的習慣。在耶拿教育裡,合作的不只是學生,更是老師。

在課程設計、個案討論、活動舉辦、反思檢討時,耶拿的教師常聚在一起。Jaap談到教師團隊,語氣越來越上揚:
「當老師,不是『我』做『我』想做的,而是『我們』做『我們』想做的。(Not I do what I want, but we do what we want.) 
耶拿教育中,沒有所謂一個人的真理,學校裡沒有國王,我們是一個團隊,而且這個團隊必須成長。 
團隊要成長,必須有安全感,讓不同的意見、感受被說出,這是團隊成長的要素。」

大孩子們的 “Group Leader”

Jaap在這兩週政大的教育研習中,就是個名符其實的”Group Leader”,他親身示範了一位耶拿教師的風範,而我們這些從各地而來的老師們都成了他的大孩子。

他引導、陪伴、給出空間;他以問題引我們思考,讓我們學習合作、自主、訂定目標。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Jaap請大家設定此次研習的目標,他要我們寫在一張卡片上,隨時攜帶身旁,不斷提醒自己是否完成。

到了最後一天,他笑容煦煦,溫柔地問我們:「你們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嗎?」

我看看自己的卡片,上頭寫著:「耶拿教育如何發展出教學特色,設計貼近學生的課程?」而我心中早已有了這問題的答案。

頒發證書時,我滿懷感謝,眼裡盈著淚水。Jaap特地正式地穿起了花襯衫和長褲,還俏皮地對我們眨了眼睛。

最後時刻,他很用心地在每位學員身上別了一顆愛心,對我來說,這愛心似乎比證書更有重量。

這兩週充實、豐盈,讓我體會了他的智慧與人生。他的思維澄澈迷人,如瀑布般沖刷在我的心版上,一次一次挑戰我對教育本質的觀點。這段經驗,我一生銘記在心。


延伸閱讀:
  1. 【流傳歐洲百年的耶拿教育No.1】你信任孩子嗎?
  2. 【流傳歐洲百年的耶拿教育No.2】引發好奇心,啟動「問問題」的力量
  3. 【流傳歐洲百年的耶拿教育No.3】從「我到我們」—引發合作該做的五件事
  4. [在奧地利遇見翻轉教育No.3] 成為一個人的條件

參考資料:
  1. 《2018暑期耶拿教育混齡教學工作坊手冊 》,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2. Peter Petersens Beziehungen zur Sowjetpädagogik und zu sowjetfreundlichen Kreisen in Jena 
特別感謝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鄭同僚老師帶領全體工作人員用心籌辦此次為期兩週的師資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