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與我的生命故事-用故事串起的課堂記憶

十五六歲的孩子,是生命中最多故事,卻也最不情願和人分享故事的階段;
十五六歲的孩子所壓抑的苦悶和寂寞、喜笑與歡悅,最需要被傾聽,卻也最少人願意傾聽...

十五六歲的孩子,是我正在陪伴的孩子。在我眼中,他們不是分數,而是一個個寫實鮮活的故事。

一開始面對他們,我承認我毫無頭緒。第一次進班,台下學生眼神呆滯,絲毫不理會我的聲嘶力竭;任憑我使出渾身解數講課,也敵不過他們手中小小的螢幕的吸引力。

直到我慢慢找到和他們開啟對話的施力點...
我發現,當我願意和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時,一種稱為「信任」的東西就微妙的產生了;這似乎給了孩子一個暗示,表示老師願意放下身段,讓他以青嫩的眼摸索你過去的喜怒哀懼,觸碰你心中敏感的區域。

相對的,當學生願意和我分享故事時,我意識到,一種叫做「責任」的東西也開始蔓延;因為這故事將永遠埋在我的毛細孔裡;我將責無旁貸,因為他邀請我進入自己的故事,讓這個故事也許有不同的走向,也將成為我無法卸下的掛心和牽繫。

聽,大家說故事
上學期開學,在大家都不熟悉,剛踏入校園的時候,我在班級裡進行了一個「我是一個罐子」的課程。

在大桌上,我隨意放了8個玻璃罐子,罐子裡各裝了不同的東西,看似亂無章法。有的裝著一束捆著的信紙,有的裝了拿著玩具槍枝的公仔,有的裝了少了一支左耳的梵谷娃娃,也有的只是一個純粹的空瓶...

在幾分鐘安靜地讓孩子們端詳這些擺放在桌面上的罐子後,我選擇了一個裡面裝著梵谷娃娃的罐子,藉此分享自己和父親之間的尷尬與情感,就如同卡在罐子裡身不由己的梵谷;然後,我問大家:「如果你是一個罐子,你的罐子裡裝了些什麼?你會是桌上的哪一個罐子呢?」我請他們選一個罐子,說一個故事。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在聆聽眾人故事的過程中,有許多歡笑,因為聽見了一些過往的趣事、和女友之間的爆笑故事;也有許多眼淚,因為聽見了被罷凌的不堪、父母之間的戰爭。在眾多故事的拍盪中,我們之間的界線逐漸溶解。

課程的最後,我和孩子們說:

「不久前,我們都還是陌生人,還在彼此試探,彼此認識,逐漸熟悉。但經過了今天的課程,讓我覺得凝結人和人之間關係最強的快速三秒膠有3個:
  • 第一個是歡笑。歡笑消緩了我們緊繃的神經,令我們放鬆;
  • 第二個是眼淚。千萬不要為了流淚而道歉,眼淚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輕看眼淚的人;
  • 第三個是故事。故事有種強大的力量,能讓不熟悉的人快速變得親近;因為故事,我們對彼此產生了同理心。聽見別人的故事,我們覺得自己也懂了對方;說出了自己的故事,讓我們覺得自己被珍惜,被懂得。
聽見了從小被嘲笑講話的方式,且沒有朋友的人,我們不會再像他國中同學那樣的嘲笑他了;聽見了從國中開始企圖改變,開啟新生命,卻被排擠,嘲弄,我們就不再會因為外表而歧視她;聽見破碎家庭的故事,讓我們難受,我們也知道要說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

每個故事都是珍貴的,沒有好的故事,也沒有壞的故事,因為故事和故事之間是不能比較的;如果有標準,我只能說,真實發生在你身上的就是個好故事,而捏造出來的就是個壞故事。」

那一堂課,直到現今想起,我還會深深感動。
「我是一個罐子」活動的課程現場
說個人切身的故事
我,喜歡說故事,喜歡分享我成長中的困頓與歡愉、荒謬與卑屈、成就與感觸。

當和學生聊到成長的苦澀時,我會說那個罷凌的陰影在我心中成形的過程;
談到家庭時,我會說到和父親之間交織難解的父子情
說到愛情,我會說到和太太之間轟轟烈烈,棄天背義的感情
說到學業,我會說到我曾經的迷惘與空虛,在教課書中失去意義的心情;
說到交友,我會說起那段高中狂飆學壞的年歲;
說到人生的選擇,我會承認我的無知與遲鈍,那好多段失敗的工作;
將到創業與夢想,我會搬出太太的開店始末,讓孩子們參與我們的創業之路;

我,喜歡說故事,因為看見了這群可愛的學生,我也會想起那些無法忘卻的「曾經」:

曾經過暗戀女生很久,最後被拒絕的慘樣;
曾經過和一群朋友四處鬼混,偷竊打架群聚的瘋樣;
曾經過和父母爭吵不休,彼此對立、冷戰的窘樣;
曾經過和老師嗆聲,每講三句話總需要有一句三字經助興的模樣;
曾經過被當、被歧視、被二一退學悲劇般的落寞樣。

講起道理,孩子們的眼神會漸漸渙散,心思在荒蕪中飄移;
說到故事,他們的眼睛回過神來,像撞見黑夜的貓。
就像卡夫卡曾說的:「一個好的故事像一把斧頭,敲破我們心中那片冰封的海洋。」

在我說到個人切身故事時,有一種情感的內涵在其中,往往能打動他們,因為畢竟心靈是不分年紀的,故事也能輕易穿越年代。

創造屬於我和學生們的「故事時間」
在我辦公室的座位旁,特地擺了一張摺疊小凳子,我稱為那是專屬於我和學生的「故事時間」。

有一個學生,常不聲不響走到我的身旁坐下,每次來,固定都是說到令她揪心的男友,她們之間複雜、地位不平等的愛情。說起男生和朋友們稱兄道弟,對自己卻無感冷淡。她說不喜歡依賴感太重的自己,怕自己成了只能纏著人不放的寄生蟲。最近她告訴我她分手了,臉上掛著自信;

有一個好強的男生,和我聊天時,常分享自己在國小、國中如何是老師的頭痛人物,他承諾來到新學校會改變。然而才過三個月,他就犯了幾乎要被退學的問題。我對他說,你絕對不會成為我的頭痛人物,也陪伴他找到力量、找到方法回到學校;

有一個女生,說起國中曾被欺負、排擠,因此養成把自己縮起來,不願意面對人的習慣。到了高中她渴望改變,雖然面對人群仍有恐慌感,但仍不斷逼自己要出來爭取機會擔任領導角色。雖然矛盾感依舊存在,但直到今天,她仍沒有停止面對自己的恐懼;

有個學生在深談中,向我說了自己的祕密,眼淚流了又流,我看著她,充滿憐愛。她覺得沒有人能幫她,覺得父母不愛她,甚至也叫我不要管她,賭氣的告訴我說,這不是你的責任。我說,不,當妳告訴我的那一刻起,就是我的責任了,我會把妳扛在肩上,妳的祕密就成了我的祕密,我會陪妳一起走過、一起討論,並追蹤所有的後續經過...

聽完學生的故事之後,我總會謝謝他們的勇氣,願意敞開心,邀請我進入這些動人的故事中;而我在不知不覺間,也成了這些苦澀、笑鬧、多彩故事的一部分。

用我微小的故事,換來學生們真情流露的故事,我覺得很值得。

聽故事、說故事,不會讓孩子們的成績更好,但卻能穩定他們的學習狀況,讓他們覺得自己被理解,內心的跳動被聽見,也能建立起師生之間的默契與信任。

是的,聽故事很辛苦,說故事很辛苦,但當我發現故事所帶來的效力和意義,在學生和我彼此心底激起迴盪的漣漪,產生連結、創造感動,並對他們帶來真實的陪伴後,就很難放下這個習慣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