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歐洲百年的耶拿教育No.3】從「我到我們」—引發合作該做的五件事

要競爭,還是要合作?
2018年,為期兩週在政大的耶拿教育師資培訓到了中後段,老師們體驗了耶拿教育的魅力(註1),內心皆盈滿感動,渴望將歐洲這個流傳百年,但對台灣而言仍是新鮮、陌生的耶拿教育融入我們的教育脈絡中。

有位老師丟出了一個問題給講師Jaap Meijer:「台灣教師為了引發動機,常在課堂中讓學生彼此競爭;在耶拿教育中,使用競爭的適當時機為何?」

Jaap的臉微微皺了起來,原本就凹陷的大眼窩,顯得更加深沈了。他說:
「學生團體的學習有兩種模式:合作(collabration)與競爭(competition)。老師在運用時,首先必須看使用二者背後的原因。 
我認為,只有在談到運動時,競爭才有意義;除了運動之外,教育不該存在著競爭。 
為什麼一個孩子做得比其他人好是重要的?自閉的孩子為什麼要和別人比較?我看不到其中的意義。」

講到此時,Jaap好像被打到痛處,突然坐了下來,但他開始提高音量,越講越為激動,甚至以一種語重心長的語調說出他的無奈:
「為什麼要在課堂中競爭?我不曉得,也許你們可以告訴我。在荷蘭,競爭是一點意義都沒有,也許這是文化差異吧。 
在耶拿教育中,我們不談競爭。 
我們維持對學生極高的目標,卻不是為了競爭;我們讓孩子發展自我,也不是為了競爭;我們鼓勵孩子合作、共同學習,同時也引導他們為自己設定高的標準,但這些都不是為了競爭。 
我們陪伴孩子去發展自己的可能性,挑戰自我,努力達到目標,這就夠了,這也是最重要的。 
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只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學習。」

那節的下課,我走近Jaap身邊,內心百感交集,想請他再多說一點,他說:
「我剛剛是真的情緒很激動,我的願望就是孩子要開心、喜歡上學。 
我曾經看到很多老師在課堂中用的方式,讓孩子的學習不開心,使他們的成長充滿了陰影。我認為孩童時期很重要,那是自我發展的關鍵,因此,營造一個快樂學習的氛圍是重要的。 
也因為如此,只要一談到競爭,就會傷了我的心。 
沒錯,我相信文化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荷蘭與台灣,必定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也許在台灣,老師習慣了用競爭的方式;但撇開文化差異不談,身為一個人,我們會怎麼看待競爭與合作?」

他的回答似乎鬆動了我深處了一個開關,讓我全身打了個寒顫,腦袋中響徹著轟隆雷聲。

“Not only I, I, I. But I and we.”
耶拿教育的老師,永遠必須注意到課堂中兩股力量的拉扯,這是教室內一種有趣的張力:我與我們。

每個孩子總是在我與我們之間來回遊走,找尋自己的立足點。個人在學習、成長,也和群體一起學習、成長,兩面的發展是均衡的。

老師該在班級中營造群體意識,讓孩子們知道,每個個體雖然彼此獨立,卻需相互協助,共同相連。

當團體遇到問題時,該讓團體學著自己解決問題;藉由共同討論,思考可以怎麼幫助團體更好。因為團體的狀態,都和其中的任一份子有關。老師不必背著所有的責任,讓孩子學著為自己負責,也為所身處的團體負責,

遇到任何情況,Jaap說,都需要讓孩子想到:「不只是我,而是我與我們。」(Not only I, I, I. But I and we.)

做好五件事,引發孩子合作
耶拿教育不談競爭,只談合作,其中有至少五件事可以促發孩子們達到真實的合作。

一、練習一起生活,讓教室成為「學校客廳」(Schoollivingroom)

耶拿教育有個極具特色的一環,就是所有耶拿學校的教室都稱為「學校客廳」(Schoollivingroom)。這個名稱隱含了兩個要素:「學校」—是讓孩子學習的地方;「客廳」—是一個自在、放鬆的空間。

對耶拿教育來說,學校是社區的延伸,也是一個讓孩子練習一起生活的場域;因此,讓孩子喜歡來上學,是至關重要的。

在學校客廳中,一切環境佈置都由師生共同打造。設計學校客廳有幾個原則:
  1. 吸引人的佈置:乾淨整潔、具備美感,讓人感到自在、溫暖、舒適。
  2. 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怎麼安排一個最適合學習的空間;在這空間,能夠一同說話、工作、遊戲、分享。
  3. 搭配季節與課程主題,將空間回歸給使用的人,貼近身處於其中之人的需求。

二、營造互相協助的文化

要讓合作能夠發生,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要讓孩子們曉得,每個人可以彼此獨立,但需要相互協助。

在耶拿教育中,學生的角色常常互換,在協助與被協助之間交替輪轉。

「為什麼要彼此協助?」「如何協助他人?」「如何給出真實的協助?」「什麼樣的協助是好的協助?」

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帶著孩子共同討論、激盪火花,思考怎麼幫助團體更好,讓團體自己解決團體的問題,一步一步塑造班級中「願意協助、願意被協助」的文化。

在課堂中,孩子不能只是說:「我不知道」,或說:「我只接受老師的幫助。」他要學習更清楚地問出他的問題,他需要學習接受他人的幫助,

老師的角色,不再只是解決每個孩子的問題,而是要陪伴孩子如何去幫助人,相互教學,解決彼此的問題,並讓孩子運用自己所學到的去幫助別人,因為當能解釋自己學習到的事物時,才真正學習到那些事物。

最容易激發彼此協助的方式,就是給予孩子們一起面對問題的機會。當孩子面對問題,必須一起解決,就會發現合作的重要性。因為在真實的合作中,孩子必須對話、討論,展現社交能力。

當老師向後站,孩子就可以彼此協助,自主性就得以產生。老師總是在背後觀察群體的狀態,當學生能解決問題,老師就不干涉。

因為真實的幫助,不是直接給答案,而是教孩子解決問題的策略、技巧,讓每個孩子都能夠運用最大的能力,並訓練學生能獨立自主。

在這支耶拿教育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見孩子們如何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彼此相互教學:

 

三、建立分享的習慣

分享(sharing),貫穿了耶拿教育的主軸,也是四大支柱—說話、工作、遊戲、分享(celebration)(註2)—之一。

在一天課程的開始與結束,耶拿的老師都會讓孩子們圍成一圈,看見彼此,分享喜悅和成果。一早的圍圈(opening circle)是歡迎、打招呼,簡述一日課程;放學前的圍圈(evaluation circle)是分享所學,檢核目標完成度。

分享是身而為人,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然而,分享也是個人的,每個生命都該有自主選擇分享與否的權力。

即使耶拿的老師都希望孩子分享,卻不會強迫任何人分享。因此,當一個活動或課程結束後,老師要激發孩子們分享的意願,創造一個樂於分享的氛圍。

合作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分享;透過分享,群體可以凝聚,學習尊重說話的人、看見不同的價值觀、接納彼此不一樣的可能性,並從他人的生命經驗中學習、成長。

在研習中,Jaap老師舉了一些自己在教學時,引導孩子們分享的實例,並說明分享的重要:
  1. 只要當天有小孩生日,我就會在班級中慶祝,讓孩子們彼此分享。當孩子被注意到,就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
  2. 我的班級中,曾經有一位不會讀出句子的孩子。當他在班級中終於說出第一句話時,我們就停下手邊的課程,開始慶祝、分享。當孩子成功達到某件事,即使很微小,我們也該注意到,要注意孩子每個喜悅的瞬間。
  3. 曾經有一個孩子的兔子死去了,她在班上說了一段兔子的故事,大家覺得很難過,一同紀念兔子的離去。分享不總是開心的,我們也可以用種哀傷的方式,彼此分享。
  4. 有一天,一位孩子談到生病的母親,所有孩子一起感受他悲傷的心情,透過這個分享,班級因此而凝聚。

四、靈活運用教室空間

在耶拿的教室裡,老師總是依據課堂的需要,靈活安排桌椅位置,讓孩子們或進行個人任務、或分組互動、或全體指導,使教室成為有機流動的學習空間。
  • 個人的任務:讓孩子可以學習規劃時間,自主學習。
  • 兩人一組的方式:讓每個人有機會和不同人說話。在團體中,有些人會不講話,但分成兩人一組時,就有說話的機會,也比較會有安全感。
  • 兩人以上的分組:從一人、兩人,慢慢延伸到多人一組,孩子們練習與群體互動,引導孩子們彼此幫忙,在組內互相討論。
講師Jaap提醒,在教室分組、互動時,需注意三件事:
  1. 音量的拿捏:每組在同一個空間內獨立運作,不干擾彼此。
  2. 「我與我們」的轉換:課程的進行,常在個人與小組間切換,二者多元交織。
  3. 老師的角色:從上對下的教導,轉換成陪伴、下指令、引導討論…..等。
下方這張圖,說明了教室使用的幾個可能性,大的長方形代表桌子,小的長方形代表教師,小圓圈則代表學生:

  1. 左上:教師在一個島桌旁陪伴、觀察學生的互動,其他島桌各自進行討論或獨立的任務。
  2. 左下:教師和部分孩子圍成一圈,進行指導,其他島桌的孩子獨立作業。
  3. 右上:全班的孩子圍成一圈,教師共同帶領分享、討論。
  4. 右下:教師在一個島桌進行指導,其他則進行各自任務。
教室內,老師在指導幾位孩子,但同時有其他孩子們進行分組任務和獨立作業

五、勇於面對衝突,讓小組確實運作

分組是耶拿教育中常用的學習模式,甚至大多數的時間都以分組的方式進行。因此,適切的分組,以及如何妥善處理分組時遇到的困難,就是老師的一大挑戰。

好的分組,讓學習產生加乘的果效;不好的分組,只是形式上的應付。

談到班級中分組的講究,以及如何面對衝突,講師Jaap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他分享了幾個建議的步驟:
  1. 讓孩子理解分組的目的:分組是讓孩子對話,學習社會互動的技能,老師須先催化孩子們分組合作的意願。
  2. 思考讓組別運轉的組合:在分組前,思考什麼元素可以讓團體運作,若明顯有幾位小孩不和,就該避免編在一組。小組不僅得目標一致,也得共同完成任務;不是明知會有衝突,還放在一起,而是一開始老師就掌握孩子的狀況。
  3. 衝突時先尋找問題根源:衝突發生的第一時間,老師要先理解衝突背後的故事。你得想清楚孩子不合的內在原因,是因為對課程不感興趣?還是個性不合?老師該問自己:「孩子們需要我為他們做什麼?」
  4. 不輕易以換組或處罰來解決問題:當孩子想換組時,我永遠給的建議就是繼續留在組裡;因為合作不總是愉快的。不要輕易換組,因為那是個太容易的解決方式,對孩子也不會有學習。若要處罰,則要認真思考,所有的處罰,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
  5. 自己產生的問題,自己解決:合作發生問題時,老師先不跳出來解決,讓孩子試著解決,引導孩子尊重彼此的立場,理解對方,創造他們的解決方案。基本的精神,是讓孩子學習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6. 老師該處理衝突的時刻:若孩子無法解決,老師就該陪伴處理,和孩子們一起達成結論與協議。然後觀察一段時間,評估孩子們的後續合作狀況。
  7. 不斷尋找新方案:一開始沒有人知道協議是否會成功,這是正常的。若一段時間後評估未有改善,表示三方(包括老師)都做了錯誤的決定,就仍得繼續尋找新的方案,甚至邀請全班一起討論解決方法。
  8. 目標不因衝突而結束:孩子們的計畫會暫時被衝突打斷,但事後仍須完成他們該做的任務,因為達到起初的目標是重要的。

「為了平等對待孩子,他們每一位都被不同對待。」(To treat all children equally, they are treated differently.)
研習的某一天,Jaap將耶拿教育核心近80點的要素剪成紙片,散落在矮凳上,讓我們一張張抽出。

Jaap說,抽出來之後,若符合自己觀點,也能在未來落實在課堂中,就收著紙條,繼續拿下一張;若不符合,則放回去再拿另一張。

我挑了一張很讚,卻又挺弔詭的一句話:「為了平等對待孩子,他們每一位都被不同對待」。

對我而言,這是英文版的「因材施教」,也是我心中價值觀的首位。

看見孩子的差異性,不用生命比較生命,不將生命建立在競逐上,而是柔軟、有彈性地陪伴每個不同,讓他們在群體中學習合作,將每個不同交織成一片美麗而生機的錦繡。

這,就是我眼中教育的本質。


註1:耶拿教育的魅力,可參考我先前的幾篇文章:
  1. 【流傳歐洲百年的耶拿教育No.1】你信任孩子嗎?
  2. 【流傳歐洲百年的耶拿教育No.2】引發好奇心,啟動「問問題」的力量
  3. [在奧地利遇見翻轉教育No.3] 成為一個人的條件

註2:耶拿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分享(celebration)的重要核心是分享(sharing),雖然德文原文feier(慶典)容易聯想到令人開心的分享或歡慶,但它可有各種情緒的分享與表達。


參考資料:《2018暑期耶拿教育混齡教學工作坊手冊 》,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特別感謝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鄭同僚老師帶領全體工作人員辛勤製作文章中影片的翻譯字幕,並籌辦此次為期兩週的師資培訓課程。